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而年又是一个寒潮早早到来的年份,在雨雪或者雨水天气明显增多的这个月里,寒湿易于袭人。寒湿若不及时化解,入侵到脏腑,就会损害脾胃、肺等各项机能。因此,这个时节温脾阳、处理寒湿很重要。
冬季“寒湿病”又作怪你中招了吗?
一年之中,冬至后是为寒湿易袭人之时,皆因此时日照衰减不显,午间气温接近秋季,仍有热力蒸腾水气上升,但昼夜温差大,夜间阳气收敛潜藏,寒气弥漫,水气下沉,即容易出现雨水雨雪天气,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则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因此容易出现寒邪与湿邪并重的局面。
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则谓:「寒湿之气,持于气交」。其中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引,易伤阳气,湿性黏腻,易流连气分,阻滞气机。
因此,二者为患,大多以阳气不振,温煦不足,气机不畅为主,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麻木不仁,或酸痛不利,畏寒肢冷,腹痛泄泻,肢体浮肿,男子阳痿不举,女子痛经或者闭经,白带增多等。
正如《伤寒指掌》卷四「脉沉迟而濡,身无热,但吐泻,口不渴,小水清利,身痛重著,或手足疼痛者,为寒湿。」
如果你也有这些表现,真的要注意了!
历代医家对付寒湿的基本大法
阳气在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之用,与人体内凉润、宁静、抑制之阴气相对,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太阳给自然界带来光明和温暖,阳气同样给人体带来生机与活力,促进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成输布和代谢。
寒邪其性清冷,凛冽冰凉,性质属阴,故寒为阴邪,使体内阴气增长,「阴盛则寒」,引起怕冷怕寒之象,故《素问·阴阳应泉大论》有云「阴胜则阳病」,而湿为重浊有质之邪,与水同类,属于阴邪,阴邪外侵,机体阳气与之抗争,而伤阳气。
刘完素《宣明方论》指出「湿气先伤人之阳气,阳气不能通调水道,如水道下流淤塞,上流泛溢必为水灾」。
针对黏腻收引的寒湿,历代医家皆以温阳健脾为基本大法。《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藏为脾」。水湿湮郁,阻滞气机,「湿胜则阳微」。脾主运化,居中焦,其运化水谷、运化水液、升运清阳、温煦四肢肌肉等功能,都是由脾阳驱动维持。
脾阳受困,久则清阳不升,寒湿困顿,而多致肢体麻木疼痛,痢疾、泄泻、带下、崩漏、脏器下垂等诸症。
因此,寒湿为病,宜温阳健脾,脾升则健,得阳始运,脾阳振奋,一方面可驱散寒邪之阴翳,另一方面也促进湿气的流动,气化则湿化,有「丽日当空,阴霾自散」的效果。
几个“调”法改善寒湿之困
1、中药汤剂:利湿与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
中药汤剂方面,当以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利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
临床上多用藿香正气散一类,但藿香正气散重在下焦养脾利湿,解表散寒之力较弱,倘若寒邪为甚,侵蚀肺脾,寒痰水饮困于上焦,则用苓桂术甘汤为主。
2、灸法:温阳、扶正固本
隔姜灸:取穴:关元、神阙、足三里、丰隆,阴陵泉,商丘;隔姜灸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所产生的双重温热效果,经过经络穴位,对全身功能进行调整,促进气血的运行,有养脾温阳之用。
而其中关元穴为元阴元阳交会之所,可温肾培元;神阙为经气之汇海,通过任、督、冲、带四脉而统属全身,灸之可温肾阳而祛下焦之寒。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胃之下合穴,有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的络穴,有养脾化痰,和胃降逆,开窍的作用;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温运中焦、清利下焦之功;商丘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之经穴,五行属金,可化湿,通调肠胃。
隔姜灸上述诸穴,有对脾阳好,帮助对付寒湿。
温针灸:取穴:命门、脾俞、肾俞,丰隆,足三里;温针灸将针刺疏通经络之功与艾灸芳香温通之性相合,在留针同时将温热透达腧穴深部,一举两得,共起疏邪滞,理经隧之效。
其中命门穴属督脉,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且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属肾;脾俞为脾之背俞穴,可养脾和胃,利湿升清;肾俞穴为肾之背俞穴,助阳,护腰利水。
上述诸穴,可共奏温阳扶正,养脾、对付寒湿。
3、取穴拔罐:利湿通经络、益气血
拔罐疗法:选取血海、梁丘以及阿是穴。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的郄穴,《针灸甲乙经》言血海为「足太阴脉气所发」,通过拔罐可养脾、利湿、通经络,行气血。梁丘为足阳明经郄穴,《针灸大成》指出「主膝脚腰痛,冷痹不仁」,阿是穴为膝关节局部痛点,3穴合用可对付寒湿。
4、平素饮食:暖脾胃、温脏腑
寒湿袭人,除了外感所致,还有来源于生活中饮食不节,比如夏季贪凉而过食生冷之物而令寒邪直入胃肠,又如长期嗜好肥甘厚腻之物致使脾虚湿滞,往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乃是日积月累之疾,因此,通过调节饮食,药食两用,也是对付寒湿一大良法。
而平素饮食,宜以温性食材为主,寒湿之人可以常食香菇、生姜、肉桂、花椒、陈皮等食材。
觉得有用那就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