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健脾祛湿的薏苡仁,有哪些特点?
薏苡仁是我们现代人很熟悉的一味中药,同时也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物,甚至有“薏米”这样的别名。可见,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薏苡仁甚至可以当成粮食的替代品。
薏苡仁也是很早就被古人发现的,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有它的记载,并被列为上品,认为“久服强腰脚,延年益寿”,还有薏米、薏仁米、草珠子等别名。
虽然大家几乎都知道薏苡仁,但它的植物属性可能不大了解。
其实是,薏苡仁属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薏苡的成熟干燥种仁。古代尤其以福建莆城最为有名,莆田所产者称“莆米仁”,是“道地药材”。
而河北安国、阜平所产者称为“祁薏米”;东北辽宁所产者称为“关米仁”,几乎全国都有出产。
从外观上看,薏苡仁是卵形或者椭圆形的,基部略平,顶端钝圆,表面乳白色而光滑,常残留有少量淡棕色的种皮,基部凹入,中央有点状的种脐,侧面有腹沟,沟内颜色淡棕,质地白色而粉性。
薏苡仁的质地坚硬,味道甘平,入药者以粒大、色白、完整无碎粒、无粉屑杂质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薏苡仁的主要成分有脂肪油、薏苡素、甾醇、氨基酸、维生素B1、薏苡仁脂等多种。中医认为它有一定的利水渗湿之用,有助于清热排脓和疏散肌肉风湿,以及健脾止泻。
传统本草家认为,薏苡仁性味甘淡,能入脾、胃、肺三经,主要就是能利湿清热,健脾补肺,常被用于各种水肿脚气,食少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等证。一般直接生用,如果是为了增加健脾的功用,则一般炒*炒香后入药。
总结历代医家对于薏苡仁的使用经验,无外于利尿消炎、去湿止痛、健脾止泻三个方面。
1、健脾止泻。
这是薏苡仁最广为人知的一个功用,虽然它健脾的能力不如怀山药,但相比之下,薏苡仁还能进食欲、帮助消化,更适合脚气病和脾虚泄泻,很多传统的健脾方剂,大多能见到薏苡仁,比如参苓白术散。
2、用于水肿:
薏苡仁甘淡渗湿,尤其适合脚气水肿。一些慢性肾炎引起的轻微水肿,也可用薏苡仁和鱼腥草等配伍,以利尿退肿。
还可以根据肾阳虚的情况,酌加杜仲、菟丝子、*芪等补益药,如薏苡仁杜仲汤。
3、用于内痈:
生薏苡仁在历代医家手里,常被用于一些“内痈”,比如肺痈就有千金苇茎汤,肠痈就有肠痈方,薏苡仁在这些方剂里的用量都是很大的。
4、用于湿热痹痛: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但湿也容易和热邪混杂,如果属于湿热下注的痹症,比如一些风湿性肌炎、多发性神经炎等,薏苡仁能帮助缓解肌肉的挛缩疼痛。
如果辨证偏热,常与络石藤、豨莶草配伍;
如果辨证偏寒,常与麻*配伍,如麻杏薏苡甘草汤;
辩证属于湿重的,可以和苍术配伍术,如薏苡仁汤。
5、皮肤问题:
近现代中医发现,薏苡仁对于一些皮肤问题也有帮助,比如扁平疣。
关于薏苡仁的使用注意事项并不多,简而言之就有如下两点:
它性味甘平,用量一般偏大;
一般多直接生用,但如果侧重于健脾,炒*炒熟后使用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