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如何用三伏贴来防治疾病
TUhjnbcbe - 2023/1/27 16:11:00

一年之中最热的日子——三伏天就要到了,三伏贴也将登场,医院的三伏贴门诊又将迎来人头攒动、门庭若市。如何更好地用三伏贴来防治疾病?我们专门采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贾春华教授,请他谈一谈三伏贴的来龙去脉,功效作用。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以中医“冬病夏治”传统理论为依据。“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有些人由于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驱邪于外,或感受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畏寒或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疾病易发生或易加重的目的。

顾名思义,三伏贴贴于三伏天,在一年当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采用养阳补益、调整气血的方法,利用中药芳香走窜之性,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手段,使之通经走络、拔病外出,虚弱的阳气在夏季调养恢复之后,到冬天人体抗病能力就会增强。

传统的三伏日是由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是指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和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依照古籍,这是一年之中最炙热的日子。在今年,7月17日~7月26日,为初伏。7月27日~8月15日,为中伏,有20天,其中又分为中伏1,7月27日~8月5日;中伏2,8月6日~8月15日。8月16日~8月25日,为末伏。三伏贴是在初伏、中伏1、中伏2及末伏来施行敷贴治疗,一伏贴3次。

贾春华表示,三伏贴为中药磨粉后加姜汁糊丸,敷贴于穴位,经由皮肤渗入吸收,直达病处,可以减少胃肠道干扰,延长药效;且操作简便、价廉、无痛,持续治疗3年~5年,可减缓病症及发作次数,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该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成人、儿童皆可适用。

三伏贴怎么贴

三伏贴的适应证相对比较广泛,以下情况均可选择三伏贴治疗。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

3.骨关节疾病:风寒湿引起的关节痛及各种颈、肩、腰、腿痛。

4.妇科:下焦虚寒、宫寒引起的痛经、带下量多等。

5.小儿疾病:消化不良、厌食、体虚易感、遗尿。

6.亚健康调理:体虚、免疫力低下、虚劳。

三伏贴虽好,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以下情况不宜贴敷:肺炎急性期,高热,体温超过38.5℃以上者;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或贴敷取穴部位皮肤有破损者;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曾患接触性皮炎者;孕妇、2岁以下的儿童、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心脏病、高血压、重度肺气肿、肺结核);感冒发作期(如发烧、咽喉痛、扁桃体发炎)的患者。

贴敷后的反应:贴敷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皮肤无反应并不影响疗效,患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时,应立即取下药膏,敷药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仍可达到疗效。

敷贴注意事项:一般小儿2小时~4小时,成人4小时~6小时。敷药处皮肤发红即可取下药膏。局部有痒、热、微痛感觉均为正常反应,少数患者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注意严禁抓挠,水疱处可外敷抗菌药药膏,以防感染。三伏贴膏为外用药,贴敷当日禁食生冷、寒凉、辛辣之物,不可用凉水洗澡,忌入冷室。不宜在阳光下曝晒或从事剧烈的活动。如能配合内服中药调理体质,疗效更佳。

(来源:中国医药报、人民健康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用三伏贴来防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