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王孙贵族”
民间有“常喝*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可见*芪在大家心目中的养生保健地位。
*芪*芪在中医药古籍中的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在《神农本草经》中,*芪被列为上品。
*芪古称“*耆”,“*芪”这个名字来源于《本草纲目》,此外,还有《神农本草经》“戴糁”,《名医别录》“戴椹”、“独椹”、“蜀脂”、“百本”,《药性论》“王孙”,《药谱》“百药绵”,《本草图经》“绵*耆”等各种说法。
《本草纲目》记载:“耆者,长也,*芪色*,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芪,或作蓍者,非也。王孙者,贵族也,*芪位尊,故以得名。”*芪入药部位是豆科植物蒙古*芪或膜荚*芪的干燥根,两种植物均被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均作为中药*芪的来源,两者从植物特性到药理作用都没有太大区别,都是正品。
▲蒙古*芪▲膜荚*芪一枝坟头草的故事
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中医,名叫戴糁。由于老人身形瘦弱、面色偏*,大家都管他叫“*耆”。他精通针灸,为人谦和,乐于助人。有次这位老人在救助一个险些坠崖的小孩时不幸坠亡。百姓在悬崖下找到老人的遗体,将其安葬在悬崖边上。为了纪念他,百姓把老人墓旁的一种不知名的草药命名为“*芪”。
关于*芪的故事,《旧唐书·方技传》中也有记载。传闻,当年许胤宗刚在南陈新蔡王手下担任参*,恰逢柳太后突患中风,话都说不出来,有时甚至连药都喝不下。许胤宗便向新蔡王提出用热汤气熏蒸法为太后治病。得到许可后,许胤宗便以*芪和防风两味药煮汤,将汤药置于柳太后床下,进行熏蒸治疗。柳太后当晚就能开口说话;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便完全恢复了健康。许胤宗也因此被任命为义兴太守。
许胤宗是隋唐年间的名医,精通脉诊,用药灵活变通,不拘一法。他还善于治疗骨蒸病,即类似肺结核的病症。唐武德年间,关中一带骨蒸病流行,患者大批死亡,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但是经许胤宗诊治的人,大部分都痊愈了。
许胤宗你虚胖吗?来点*芪吧!
*芪药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中医药专著都认为它有益气补虚的作用,这确实也是*芪最主要的功效。*芪和人参均属于补气良药,但人参重在大补元气,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而*芪则以补虚为主。
*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补气药,不但可以补全身之气,而且善补肌表之气,号称“补气诸药之最”。对表虚自汗、气虚内伤、精神萎靡、四肢无力、脾虚泄泻、体虚多汗、气虚脱肛、子官脱垂等都有补益疗效,尤其可以利水消肿,对虚胖虚肿者最为适宜。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芪还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心肌功能、调节血糖等功效,对慢性肾炎、糖尿病和疮口久不愈合也有很好的疗效。
*芪片*芪适合在日常生活中煎汤或泡水喝,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有的人动不动就感冒,中医称之为“表不固”,而*芪可以“固表”,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适当食用*芪,对身体有好处。但食用前要先了解清楚自身状况,气血旺盛以及湿热体质的人并不适合,容易引起上火,反而给身体增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