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考#中医内科学辨证秒杀词汇总如下,做题抓“题眼”快速解题,一看就会一答就对!
1.感冒:
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
2.咳嗽:咳嗽,咳逆有声,或咳吐痰液。
3.哮病:喉中有哮鸣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唇甲青紫。
4.喘证:喘促气短,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或口唇青紫。
5.肺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疲乏,纳差,进行性消瘦。
6.肺胀:喘息气促,咳嗽咳痰,胸部膨满,胸闷如塞。
7.心悸:自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呈阵发性或持续不断,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8.胸痹: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9.不寐:以失眠为主症,入寐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时间较长。
10.痫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项背强直,有异常叫声,醒后一如常人。
11.胃痛:上腹近心窝处胃脘部发生疼痛,上消化道症状。
12.呕吐:出现呕吐为主症,多有诱因。
13.腹痛: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无泄泻),排除外科与妇科疾病。
14.泄泻:大便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样,大便次数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
15.痢疾: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排赤白脓血便。
16.便秘: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坚硬,便下困难;或排出无力,出而不畅。
17.胁痛: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
18.*疸:身*、目*、小便*。
19.鼓胀:腹部胀大如鼓,皮色苍*,脉络暴露。
20.头痛:自觉头部疼痛。
21.眩晕: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2.中风: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
(1)中经络:突然发生,半身不遂。
(2)中脏腑:伴有神志异常。
①闭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
②脱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
(3)恢复期:无突然发生,已半身不遂。
23.颤证: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
24.水肿: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
25.淋证:小便频急,淋沥涩痛,小腹拘急,腰部酸痛。
(1)热淋:起病多急骤,小便赤热,溲时灼痛,或伴有发热,腰痛拒按。
(2)石淋:小便排出砂石为主症,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腰腹绞痛难忍。
(3)气淋:小腹胀满较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
(4)血淋:溺血而痛。
(5)膏淋: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
(6)劳淋: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
26.阳痿:青壮年男子性交时,由于阴茎不能有效地勃起,无法进行正常的性生活。
27.郁证: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多发于青中年女性。
28.血证:血液或从口、鼻,或从尿道、肛门,或从肌肤而外溢的出血性疾患。
(1)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因外伤、倒经所致者。
(2)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
(3)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4)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多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暗红色。有胃痛、胁痛、*疸、癥积等病史。
(5)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有胃肠或肝病病史。
(6)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
(7)紫斑: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紫斑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女性为多见。
29.消渴:
(1)上消:多饮,形体消瘦。
(2)中消:多食,形体消瘦。
(3)下消:多尿,形体消瘦。
30.瘿病: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
31.内伤发热:低热多见,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2.虚劳:形神衰败,身体羸瘦,食少厌食,心悸气短,自汗盗汗,面容憔悴,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久病史)。
33.癌病:
肿块逐渐增大,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时有疼痛,发热,并常伴见纳差,乏力,日渐消瘦。
34.痹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疼痛游走不定,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
35.痉证: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36.痿证:肢体筋脉弛缓不收,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肢体软弱无力,下肢萎缩。
37.腰痛: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
此考点内容由金英杰中医中西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