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穴位知识脾俞,脾之背俞穴,补脾阳助运化
TUhjnbcbe - 2022/9/5 9:20:00

脾的背俞穴。

脾,是人体重要的贮藏血液的场所和最大的淋巴器官,五脏之一。

脾在背之俞穴,内应脾脏,是脾气转输、输注之所,治脾要穴,故名之。

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浅层布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11、12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肋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下缘旁开1.5寸处即是。

本穴能健脾,和胃,化湿。善治胃脘痛,腹胀,*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月经过多,水肿,纳呆,背痛。现多用于胃溃疡、胃炎、胃下垂、神经性呕吐、肝炎、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糖尿病等。

用拇指按揉脾俞次,每天坚持,能治疗各种脾胃病。

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1次,可用于治疗胃寒证、中气不足证、寒湿泄泻等疾病。

配中脘、足三里,治疗呕吐、消化不良。

配足三里,治疗腹胀、便秘。

配胃俞、肾俞,治食积肚大。

配胃俞,治疗消化道疾病。

配膀胱俞,治食谷不化、水湿内停。

配小肠俞、气海、章门、关元、中极,治白浊。

配胃俞、肾俞、通谷、章门、足三里,治脾积。

配公孙、隐白、百劳、至阳、三里、腕骨、阴谷,治*疸。

配灸神阙、关元、气海,治痼冷。

配灸章门,治腹中气胀。

配灸三焦俞、肾俞、章门、关元、三阴交各百壮,治虚劳尿白浊。

配灸三焦俞、肾俞、章门百壮,治虚劳白浊泄精。

配灸三焦俞、肾俞、章门各百壮,丹田、复溜各五十壮,治小便出血。

配灸小肠俞、章门、气海、关元、中极、中封,治“白浊”。

配胃俞、肾俞、梁门、天枢、气海,治气块。先于块上针之,甚者又于块首一针,块尾一针,针讫灸之效。

脾俞为脾的背俞穴,与脾相应,又与廉泉同为足太阴脾经之标穴,具补脾阳、助运化、益营血、化湿浊之功,治胀满、吐逆、痃癖、积聚、疟、*疸、食不化、羸瘦、泻痢等症,适用于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肝炎、细菌性痢疾、肾炎、慢性出血性疾病。

凡关于脾者,以本穴治之。兼取膀胱俞治脾虚,食不消。因脾阳虚则不健运,不健运则阳虚,阳愈虚,则水不化气,而多湿,故食不消。两穴并用,有助于渗湿也。譬如用药,君白术,须佐以茯苓也。

现代研究证明,脾俞穴对胃功能的调整作用非常显著,对胃液分泌也有影响,可使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总酸度及游离酸度趋向正常。

动物实验提示,用强刺激手法针刺动物脾俞,对胃液分泌有抑制作用。临床观察,针刺脾俞穴能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脾性全血细胞减少病人的症状好转,血小板数升高。可以降低血糖,尤其对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疗效较好。可以使高胆固醇病人血胆固醇明显下降,对正常机体则影响不大。针刺此穴还有降低中性脂肪的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穴位知识脾俞,脾之背俞穴,补脾阳助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