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大姨妈拉肚子,你也会有这样的痛苦吗
TUhjnbcbe - 2022/8/25 22:48:00

很多女性一进入月经期,原本铁打的肠胃,突然变得脆弱又敏感。明明没有吃什么辛辣油腻的东西,但就是会拉肚子。热水袋捂着,益生菌也不断,但就是止不住。很奇怪的是这一“不治之症”会随着月经结束而自动自觉好了。久而久之,变成了习惯,“大姨妈”来的时候,多囤一些纸以备不时之需。

久而久之,一些人把它当成了习惯;一些人,在医院辗转徘徊,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

这其实是一种疾病:经行泄泻,每到行经前后或经期,就会出现大便溏薄,甚则水泻,每日数次,月经结束之后自然而然地“病愈”,称为“经行泄泻”,又称“经来腹泻”。在西医上,经前期综合征出现的腹泻即为此病。

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与女性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比例失调有关。而中医则认为经行泄泻多与素体脾虚肾弱有关。

脾气虚弱,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所以出现泄泻。

肾阳虚惫,命门清冷,不能温煦脾阳,也将导致泄泻。

1.脾气虚型

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脾气本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故使泄泻,脘腹胀满;脾主四肢,脾气虚弱,故神疲肢倦;水湿泛溢肌肤,故面浮肢肿;脾气虚失于统摄,冲任不固.故经行量多,色淡质稀;脾虚生湿,湿注下焦,损伤带脉,带脉失约,故带下量多,色白质粘。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也为脾气虚之证。

治疗法则:补脾益气,除湿止泻。

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若肝旺乘脾者,症见经行之际腹痛即泻,泻后痛止,或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治宜柔肝扶脾,理气止泻,方用痛泻要方。

2.肾阳虚型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五更泄泻,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月经量少,色淡,平时带下量多,质稀,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素体肾阳不足,经前、经时气血下注,肾阳益虚,命火不温脾土,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故经行泄泻;肾阳虚不能温养外府,故腰膝酸软;肾阳虚阳气不布,故畏寒肢冷;髓海失养,故头晕耳鸣;肾阳虚,湿浊下注冲任,故带多质稀;肾虚冲任不足,血失温化,故月经量少,色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薄,脉沉迟无力,也为肾阳虚衰之征。

治疗时应以:温阳补肾,健脾止泻。

代表方:健固汤合四神丸

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平气和的,不要太过焦虑,多出去加强锻炼不仅身心愉悦,对病情也有极大的助益

这些方法值得一试

一、泡脚,泡脚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排毒,改善月经泄泻的症状。

二、避免风寒,经期应尽量避免洗冷水澡淋浴等以免损伤人体阳气。

三、不熬夜,早睡就是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造血修复内脏,经期应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工作学习过度劳累,不熬夜。

四、饮食调节,经期忌吃生冷寒凉食品以及牛奶大豆制品及其他一些容易引起腹泻的饮品和水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姨妈拉肚子,你也会有这样的痛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