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百家号作者:山大王健康达人
拨火罐的好处很多,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古称“角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为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
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1、平衡阴阳。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1、调和脏腑。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1、疏通经络。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1、协助诊断。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1、祛除病邪。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公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1、双向调节。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经常见到有些人背后圆圆的淤青,原来是拔火罐的结果。什么是拔火罐呢?人到夏季都贪凉,喜欢睡地上,喜欢冲凉水澡,还喜欢把空调开的很凉等等,殊不知这些都会致使人体某些关节和组织因受凉而病变,出现热感冒、腰腿疼、空调病、肌肉抽搐等症状,非常痛苦,那怎么预防和控制这种状况呢?一种传统中医疗法,拔火罐。
中国真空拔罐法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穴位或病灶点),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血血液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
拔罐疗法从古到今,尤其是新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老式火罐、竹罐等传统罐本身具有先天不足与局限已不能适应现代的需要,如火罐投火法操作不慎可烫伤患者肌肤,从传统罐制做取材方面看,动物犄角有不容易收集且口径不统一等缺点,陶瓷、玻璃罐怕摔易碎,陶瓷、金属、竹木罐又不易及时随意观察皮肤表面的变化;
综上所述,传统罐有口径单一、容易烫伤、易于损坏、不易观察、适应症少、不易起罐、负压不易调节等缺点,已难以适应现代的要求了。
真空拔罐疗法从各方面较传统拔罐都有了长足发展,首先从罐体制作材料方面从以动物犄角、陶瓷、竹木、金属、玻璃到现在的树脂注塑,克服了传统拔罐器口径单一、易于损坏、不易观察、不易起罐等缺点。在拔罐罐体内负压形成方面从煮水排气、燃火排气、挤压排气发展到现在的抽气枪直接抽气,克服了传统拔罐容易烫伤皮肤、不易调节负压、不易起罐等缺点。
在临床治疗方面从单纯吸拔脓血治疗疮疡外科疾病发展到现在能治疗内、妇、儿、外、骨伤、皮肤、五官等科数百种病症。尤其以它具有操作容易,无副作用等优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背部拔罐有什么好处?人体的背部,亦称脊背、脊梁,常比作力量和希望的象征。
其实,背部不仅宽大有力,是人体躯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神经系统、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等的重要区域,是人体的保健特区。脊椎是背部的主体,是中枢神经的主要通道,并在其两旁散射出许多成对的神经,散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传递着大脑和各组织器官间的兴奋抑制等信息。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脉的循行线,它总督一身之阳经,有统帅、调节、联络其它阳经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而脊椎两侧的膀胱经又贯通全身上下,五脏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应的反应点,脏腑机能发生的病理性变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应出来。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背部皮下隐藏着大量“沉睡的”免疫细胞,在缺少刺激的情况下,这些对人体极为有用的免疫细胞常处于一种“休眠”状态,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进入血液循环,就成为具有吞噬异物能力的网状细胞,能积极消灭有害病菌,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此外,背部还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华佗夹脊穴以及大椎、膏肓、命门穴等。因此,如果经常在背部正中或两侧用华明康泰“一拔通”新型真空罐具,做24罐或12罐拔治,形成大面积的负压作用以及牵拉、挤压等的刺激,也可用走罐的方式产生刺激。
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因此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加之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季节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拔罐祛寒湿推荐穴位:
1、大椎穴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疸,风疹。
1、风门
1、感冒,咳嗽,发热,头痛。
2、项强,胸背痛。
1、膏肓俞
1、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
2、其它:慢性胃炎,胃出血,神经衰弱,胸膜炎,乳腺炎,贫血。
3、本穴为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1、脾俞
背痛以及脾胃疾患: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水肿等。
1、命门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寒热疟,小儿发痫,胃下垂,前列腺炎,肾功能低下。
1、承山
1、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自然标志取穴法腰腿痛。
2、便秘、脱肛、痔疮等。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为治疗小腿痉挛,腿部转筋的常用效穴。人体穴位配伍:配大肠俞穴治痔疾。
这种特有的刺激,不仅有利于快速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而且能调节脏腑,促进血液循环,通过神经系统的传导作用增强内分泌功能,激活免疫细胞,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许多人坚持用这种传统的罐疗方法得到很大受益,建议都试一试。
寒气的产生:
1、如果你受凉的话(比如被风吹着某个部位而着凉)那么会有表层的局部的风寒。拔火罐效果很好
2、内部某个脏器有寒气(这个寒不是平常说的那种寒冷的意思,是中医讲究的寒气)。通过拔火罐来驱寒也是很好的。注意预防:平时注意保暖,身上尽量不要吹风(尤其是腰部背部及关节处),尤其是睡着觉的时候和洗完澡或刚运动完等情况下最容易着凉(这个平常我们都有常识,不用我具体说了吧?)
还有饮食上,注意不要吃太多寒的食物(如果身体不错的话这点可以不用太考虑)(具体有那些寒的食物那太多了,我给你一下列举不出来,自己看看资料吧)我再说点额外的,我觉得对你会有帮助从你的话上我感觉你平时不很注意身体,这个要注意,多看看养生方面的书会有好处。另外,澡堂里拔火罐的师傅可能做法有点不对。
拔火罐最好不要刚完一次紧接着又拔,同一个地方最好是隔一天再拔。皮肤上的淤血是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会有的,不会说拔几次就没有紫黑色了。当然如果你那个部位没有寒症,淤色会轻一些。每次拔火罐的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多了有一些坏处。澡堂里的拔火罐只能有一个保健的作用,主要还是平常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