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经典养生观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因时养生的部分,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春夏之季,阳气活动旺盛,万物生机盎然,气候温热,机体腠理开泄,汗出多,阳气消耗亦多,加之乘凉饮冷,更易损伤阳气,这就是“春夏养阳”的简单道理所在。
《*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强调了阳气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与大自然的太阳一样重要,当机体的阳气不足时,疾病就会找上门来。
如今正是春夏交接之际,也是阳虚体质的人们调养身体的最好时机。
下面就为大家科普如何“春夏养阳”。
1.起居活动
《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提出了四时适宜的起居作息模式[1],其中春为少阳,要适当增加觉醒和活动的时间,助神气外散以应春生之势;而夏为太阳,较春时应加大活动量,以应夏长之势,即“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春季应注意保暖防寒,顾护阳气,根据天气的寒暖添减衣物,夏季还要注意正确使用空调,不可温度过低。
另外,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可以去室外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但是要避免过度出汗,比如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会伤到体内的津液。汗血同源,汗液是人体津液一部分,所谓“汗多亡阳”,汗出过多就会伤到正气。
2.精神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如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消除或减少不良情绪的影响。
3.饮食药膳
在自然界,夏季热甚于地表,而地面深处多凉爽,深井之水颇凉;在人体,内在阴阳之气受到天气引动发生相应变化,春夏季人之阳气亦趋于体表,渐致体表畏热多汗而体内肠胃多寒,水湿不运而见心下痞满、纳谷不馨甚则泄泻诸症,正如《伤寒论·辨脉法》云:“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复衣。”
饮食上,春夏之际应稍食温热之品如姜、葱、蒜等,既可敌胃中之虚冷,又可补外越之阳气,还可用温热之药烹调食物以温素体不足之阳。饮食尽量保持温热,特别是早餐,不宜过食寒凉之类的食物。
4.理疗
补养阳气还有别的办法,最简单实用的就是艾灸了。常用穴位有中脘穴、肚脐、气海穴、关元穴、肾腧穴、命门穴等等。虽然艾灸简单易行,但是也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艾条治疗的优劣,并谨防烫伤。
“冬病夏治”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采取夏月三伏天背俞贴敷疗法,配合内服培补脾肾之剂,亦取“春夏养阳”之意,此多为素禀阳虚之体,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治疗则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
综上,阳气对人体非常重要,顾护保养阳气要从饮食、起居、运动、医疗保健等多方面入手。而夏季是人体阳气相对虚弱的季节,必须十分注意保养,这对强壮身体、减少生病、延年益寿是大有裨益的。随着自然界一年四季阴阳寒暑的不断变化,人们必须顺应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方能养阳以助生长之能,育阴以益收藏之本,达到在不同季节人体气机与天气的协同而动,从而防患于未然。
[1]高彩虹,杨道文浅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中医养生方面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8(02):-.
版权说明:
以上图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康赟赟
排版:康赟赟
审核:陈志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