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4月20日10:24:07进入谷雨节气。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物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叁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
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
二候,鸣鸠拂其羽。鸠,即鹰所化者布谷也。拂,过击也。《本草》云,拂羽飞而翼拍其身,气使然也。
三候,戴胜降于桑。戴胜,一名戴鵀。《尔雅》注曰,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
运气
壬寅()年五运六气,全年中运为木运太过,上半年少阳相火司天,下半年厥阴风木在泉。风气和热气为全年气象的主要特征。《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
木运太过之年,易伤肝脾,则该年可能风气偏盛,因此,脾胃容易受邪。常见失衡表现为腹泻、食欲不振、肠鸣腹满、易胖、易怒易埋怨,从而导致头晕目眩,肋痛呕吐。
壬寅岁中之前(上半年),天气(司天)少阳相火主之。少阳相火会带来炎热酷暑,它的变化所从为从本化,从本的化生于本,所以少阳相火当*时炎热盛行,夹杂着风,气候于是平和下来。火气下临于地,人身肺脏之气受制,肺气上从天气,上从于天气则起而用事,地上的草木受灾,火热如烧灼,金气本刚劲,被克而变为如革之柔,且被消耗,火气太过故暑热流行,人们发生的失衡如咳嗽,喷嚏,鼻涕,衄血,鼻塞不利,口疮,寒热,浮肿。
壬寅岁中之后(下半年),地气(在泉)厥阴风木主之。厥阴风木会带来风,它的变化不从标本,而以中气为化,当*时的气候特点是被火化掉的风(木生火),就是厥阴的中气。来了以后热气也来,这样地气就平了,不冷不热。发生的失衡多为心痛,胃脘痛,胸鬲不通。风行急速,故来势暴而速。
春分(.03.20)至小满(.05.21)为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内经》云:
中运为木运,木火相生,风木正当其位,气候非常温暖,草木生长得很早,虽然有寒气侵袭,但并不受其影响,是故温热病开始发生,其气血怫郁于上部,口鼻出血,眼睛发红,咳嗽气逆,头痛血崩,胁肋胀满,皮肤生疮。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清明谷雨二节。阳热初升于地面,阳气弥漫,地面不明。经春分节后,再升于地面之天空,则地面清明也。此时阳热升出地面者多,雨水亦多,好种谷也。阳热升出于地面者多,地下阳根则少矣。所以此时外感发热,食凉药多坏。
养生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春分节气进入壬寅()年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阴湿土,火当*,风湿之气,要顺着火去行舒荣,湿土泻火,所以客气太阴加临,反而使主时的少阴君火之气被郁遏,湿气蒸发上升,白云四起,风气在这时已衰退,所以不能胜过雨湿之气,雨水因而下降,是故民亦安康。
但热气郁遏于上部,失衡症状见咳嗽,气逆,呕吐,因火热之气郁于内部而或生疮,以及胸胁咽喉不利,头痛干热,神识昏愦不清,脓疮等。调理时适宜针对太阴湿土这个客气来调理,用甘味之物来补,用苦味之物来泻,用甘味之物来缓急,宜吃红色的谷物,宜吃胡麻,这样太阴湿土就不会成为邪湿对人体造成伤害。
谷雨节气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由四季土的转化逐渐进入炎热的夏季。一方面,近期异常天气频发,仍需要提防降温寒气侵袭人体的影响。另一方面,近期升温湿热加重,预防虚火上浮,热郁于上。
“岁木太过,风气流行”,今年全年风大,最易受风感冒。风为百病之长,圣人避风如避矢石。风邪会夹杂寒邪、湿邪、热邪等侵入人体,导致风寒、风湿、风热等情况。衣养得当,防风保暖是关键。
木运太过之年,易伤肝脾,脾胃容易受邪。谷雨是四季土月,加上客气太阴湿土的影响。固护脾胃,健脾祛湿是谷雨节气调养重点。疫情期间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积极养生调理,提前预防,正气存内,强健体质,扶正气,避邪气,有备才能无患。
二之气,热气郁遏于上部,湿困中焦脾胃,谷雨节气调养整体思路:宣畅上焦,健运中焦,固护下焦,尤其脾胃是调养重点。宜祛湿健脾,温畅肝气,温肾固本,根据具体情况清心泻火,滋阴凉血。可选用元阳,5阳,1阳,2清,2阴辨证食用。
脾土藏象系统失衡?
固护脾阳,祛湿健脾,避免湿邪困脾。辛丑()年全年水运不及和上半年太阴湿土司天的影响,寒湿为主的气候下,易伤脾胃。壬寅()年全年木运太过,脾胃容易受邪。连续两年全年都对脾胃有长期明显的影响,因此脾胃的调理养护更显重要。
雨湿属于土类,降雨降温明显的地区,特别注重健脾祛湿,温中散寒,避免寒湿困脾进而阻碍肝气温升。脾胃强健,不但不受木运太过克制,还能脾土生肺金,更好抵御风寒对人体的影响。内外不受邪,脾胃的调养是关键。大吃大喝、吃多吃杂更易导致脾胃运化的失衡。饮食宜有所节制,避免暴饮暴食,忌食生冷冰寒食物。
脾土藏象系统失衡:亿草十八宝以元阳、五阳、元气为主,配合一阳、三阳、四阳、元阴、三阴、四阴、五阴等辨证食用。艾灸选穴建议:中脘、章门、神阙、阴陵泉、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太白等。
肝木藏象系统失衡?
温畅肝气,调和肝脾。季节和季节的转化靠脾土,年跟年的转化,依靠的是肝木。木运太多之年“必先岁气”,要养肝调肝,预防调养肝木的失衡。春季应温养肝木温升。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避免《内经》中“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的情况出现。
肝系统失衡的预防主要以情志为主,肝主疏泄,喜调达,恶抑郁。肝主筋,血管一类有弹性的都属于筋的范畴。今年木运太过,也会影响心火。最近心脑血管问题多发。调畅情志,适当活动,拉伸筋也会有助于肝主疏泄的功能,调达预防肝木系统的失衡。
肝木藏象系统失衡:亿草十八宝以元阳、三阳、三阴为主,配合一阳、五阳、元气、一阴、二阴、三阴、一清等辨证食用。艾灸选穴建议:期门、章门、带脉、阳陵泉、太冲、行间、丘墟、足临泣等。
脾土藏象系统失衡?
温肾固本,固护阳气之根。壬寅()年木运太过,生发过度,收藏不及。《*帝内经》: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善养生者,必奉于藏。
肾水生肝木,温升肝气,木有根,能得水涵养也能更好平衡肝木生发太过。倘若根本动摇抵抗力、免疫力都会随之下降,也会产生许多虚火上浮的失衡。容易上火,手脚冰凉,尤其是下肢腿脚冰凉的人群需要重点调养。
温肾固本,使真火伏藏,命根永固。一方面命门火生脾胃土,也会反过来增强脾运化的能力;另一方面相火在位,蒸腾气化功能正常,也能够更好地化生津液,润养阳气收藏。
肾水藏象系统失衡:亿草十八宝以元阳、一阳为主,配合五阳、元气、一阴、二阴、三阴、一清等辨证食用。艾灸选穴建议:命门、肾俞、八髎、关元、中极、太溪、涌泉等。
局部地区气候条件易发失衡及养生调养,可参看《年五运六气养生》
在局部地区,可出现下列气候:
气候温热,少雨多风。在此气候影响下,若为肺阴不足之体,火热易刑肺金,多表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喘息,咯血等失衡。养生调养时宜清热润肺,止咳平喘,可选元阳,4阳,2清,4阴,2阴辨证食用。若为肾阴不足之体,感受时令之火热,不仅使心火亢盛,且易导致肾中之相火妄动,多表现发热或潮热,盗汗,遗精,尿赤,便秘,失眠,多梦,头晕,耳鸣等失衡。养生调养宜滋阴降火,生津益气,可选用元阳,1阳,2阳,2清,1阴,2阴辨证食用。
雨水过多,气候应温而反凉。在此气候影响下,平时心肾阳虚之体,易于感受寒邪,多表现恶寒发热,无汗,肢冷,烦燥,泄泻,胸闷、气短,心悸,唇舌紫暗等失衡。养生调养时宜温阳益气,散寒解表,可选用元阳,2阳,5阳,元气宝辨证食用。
生活调养建议
1、宜早睡,不熬夜,保持充足睡眠。利于阳气封藏,不易上火。
2、及时添衣,防寒保暖,避免受风受寒感冒,尤其应重视下肢腿脚的保暖。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
3、晨起宜饮用老姜汤健脾益肺,祛湿气。下午晚上宜饮用乌梅汤滋阴润燥,藏阳固本。
4、睡前泡脚,解乏驱寒,引火归元,收降阳气。
5、有太阳宜晒背,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6、食饮有节,切忌暴饮暴食
7、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
8、饮用温水热水,减轻脾胃负担。
9、春季宜踏青,适当活动,拉伸筋骨。
亿草十八宝时令养生:顺天应时,增强体质。
7点:元阳2、五阳2、老姜汤1
17点:元阳2、一阳2、白水或白糖水
21点:元阴2、三阴2、乌梅汤1
节气灸选穴:命门(洛书)、中脘(河图)、劳宫(中土)。
灸前:元阳、三阳、五阳各2~3支
灸后:一阳、四阳、元气各2~3支
小儿节气灸:身柱、神阙(肚脐)、涌泉。
每个穴位3-5遍中土灸法,熟练者身柱或神阙可用河图灸法。身柱通调小儿百病,常灸身柱可提升免疫力与抵抗力,促进骨骼生长与智力发育。神阙健脾胃、通肠道;涌泉滋阴润燥、引火归元。正气存内,自然不受气候变化影响。
灸前:元阳、四阳、五阳各1~2支
灸后:一阳、五阳、元气各1~2支
亿草堂咨询热线
-
(周一~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3:30-17:30)
?
相关阅读
体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林源集团优秀养生师*丽玲分享
疫情波及多省,如何心安不惧
春生丨助力孩子爱学习、个长高
亿草经销商招募丨期待加入你所不知道的亿草十八宝六大特点
艾灸佳品,亿草专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