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治泄泻案
周某,男,45岁,华北石油采油三厂职工。年7月5日初诊。患者形体微胖,肤色黯黑,精神疲乏,面有愁容。主诉腹胀、腹泻一年余,饮食稍有不慎即肠鸣腹泻,无腹痛,便无脓血,甚时每日泻五六次。曾服四神丸、附子理中丸、痛泻要方、苯乙哌啶等药物而无一效。余根据患者腹胀和面色忧郁而率然投以*师之经验方八味解郁汤:柴胡12g,枳壳10g,白芍10g,半夏10g,茯苓20g,厚朴10g,苏梗10g,生姜3片,大枣5个,甘草6g。5剂,水煎服。二诊:患者药后腹胀减轻,余颇自信嘱其再服7剂。三诊:患者诉症状变化不大,且有失眠,口干苦,尤感腹部畏寒。余更方:柴胡12g,*芩10g,天花粉10g,附子10g,肉桂10g,牡蛎20g,干姜10g,甘草6g。5剂,水煎服。四诊:前症依旧。余面对患者心怀内疚!无奈不得不静下心来,再次仔细查看患者。查其右关脉沉伏不出,重按至骨方得,此乃*师所言之附子脉,查左脉亦无弦象。腹诊肋下也无硬满,咽喉望诊见咽喉深处有水液甚多,舌苔虽*而舌质淡,综合分析此患者并无柴胡证,顿悟乃附子理中汤证,然前医投以附子理中丸药无效,恐药力未到之故。遂再以下方治之:附子30g(先下),*参20g,白术20g,干姜10g,肉桂10g,甘草10g。5剂,水煎服。五诊:患者服药后腹泻较前增加,但排气增多,腹胀大轻,自觉甚是舒服,此乃积寒外泻之佳兆。嘱前方再进10剂。六诊:大便成型日一次,精神振作,失眠无,腹部已暖。临证心得:此病非是疑难病症,然几经周折方收佳效,实乃余孟浪之过也。查证不周,分析不细,焉会有效?此患者忧郁失眠等症,乃为病所苦,而非致病之因,苔*亦假象也。此案之成功实得力于*师之诊察法。附子脉为*师临床之独到发现,咽喉诊为*师继承江南朱氏伤寒之独家经验。临床所得颇有价值,当为我辈临床之一助。推荐阅读:学好中医医案的必要性八味除烦汤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案误治医案二则
龙蚝理痰汤
《伤寒》、《金匮》方在男科病的应用
治小便遗精白浊方
阳事不举并不都是虚
不寐、滑精案
夫失精家,未必源于肾虚——不寐、滑精案
一知半解中医医理误人不浅--早泄案
-END-
有用就扩散
有用就点在看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经方实践得失录》
作者:何运强;整理/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旨在推广经方,喜欢何主任的书欢迎购买正版图书,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