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医案壹读脾胃虚寒证泄泻医案一则
TUhjnbcbe - 2022/7/1 15:07:00

Hey~

我们又见面啦~你还好吗?

研一亦研医,梧桐冀无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朱xx男69岁病历号病已年余,大便溏泻,每日少则一二次,多则五六次,近来食后觉胀,腹部喜热,别无其他症状。舌质淡,苔白,六脉均沉软。

辨证立法

年届古稀,气血已衰,久患溏泻,脾胃均弱,腹部喜热,是属寒象。拟四君理中汤并和胃固肠法治之。

处方

二诊:服药4剂,大便每日1次,仍溏,胃部仍张。

处方

前方去御米壳,加壳砂仁5克,陈皮炭6克。

三诊:前方又服4剂,试停药2日而大便次数并未增多,已不溏泻,成为软便,疗效甚显,要求配丸方以资巩固。

处方

共研细末,荷叶2张煎水,六神曲60克打糊共合为丸如米粒大,每日早晚各服6克,白开水送下。

四诊:丸药服40日,效果甚好,大便迄未溏泻,有时饮食不甚注意,腹部即感不适,大便不成条状,消化力尚弱。

处方

前方去米壳、附片、干姜,加莲肉60克再服1个月。

解读

本案病情单纯,治之较易,一诊以四君理中汤治之,二诊则加平胃散,丸药则以四君理中、左金丸、平胃散、曲术丸诸方合剂,不只补气;又应和胃健脾,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故用荷叶以升清阳。

苍术炭一一白术

苍术、白术伍用,出自《张氏医通》。用以治疗脾虚痰食不运。笔者尝治慢性肝炎,表现为脾胃虚弱、纳运失职、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甚或下肢微肿者,每收良效。若午后腹胀较甚者,参合小乌附汤(乌药、香附),则行气消胀之力益彰,尚无耗散正气之弊。施师临证处方时,苍术、白术习惯用炒炭入药,一则可去其燥,二则能增强健脾止泻之功。二药运用,颇有法度。《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欲补运用相兼,则相兼而用,如补多运少,则白术多而苍术少,运多补少,则苍术多而白术少。

血余炭一一禹余粮

血余炭和血止血,厚肠止泻,通利水道;禹余粮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二药伍用,厚肠防腐、涩肠止泻、和血止血的力量增强。

禹余粮、血余炭伍用,治疗慢性腹泻、慢性痢疾均有良效。尤其对肠黏膜有损害者(如溃疡性结肠炎等),更堪选用。施师认为:本品除有收敛止泻的作用之外,其分子颗粒尚可吸附肠黏膜,起到防腐和保护黏膜,使溃疡面早期愈合的作用。

慢性痢疾,属于阿米巴痢疾者,应伍以鸦胆子10~20粒,用馒头皮包裹,吞服之,其效更佳。

若湿气重者,可参合淡渗之法,伍以车前草,旱莲草、益元散之类,收效更著。

黎明前作泄,名曰五更泄、展泄、瀤泄。多为肾虚所致,常与四神丸方参合使用。

晚蚕沙——左金丸

左金丸清热泻火,和胃制酸,厚肠止泻;蚕沙祛风湿,化痰浊,缓拘挛,辟秽防腐。二药伍用,升清降浊,理脾和胃,除湿化浊,厚肠止泻、止痢之功益彰。

附子——干姜

附子辛温大热,其性善走,为通行十二经脉纯阳之药,外通于皮毛而除表寒,里达于下焦面温痼冷,彻内彻外,诸脏各腑,果有真寒,无可不治;干姜气足味厚,暖脾胃而散寒,回阳通脉以救逆。二药伍用,温中止痛,回阳救逆之力倍增。前人谓"附子无干姜不温",即是此意。

明代医家孙一奎以干姜15克、附子10克,名曰姜附汤。治中风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忽然晕倒,口吐涎沫,状如暗风,手足厥冷,或复烦躁兼阴症,伤寒大便利而发热者。

干姜与附子伍用,干姜可以加强附子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的功效,前人所谓"附子无干姜不温",即可说明二者伍用的重要性也。

*连——吴莱萸

*连、吴茱萸伍用,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连、吴茱萸按照6:1的比例组成,治肝经火郁,吞吐酸水,左胁作痛,少腹筋急为疝。北宋《太平圣惠方》中,*连、吴茱萸按1:1比例配伍,称茱萸圆方,主治虚寒型下痢水泄。

*连、吴茱萸各等分,张景岳命名为*连丸。用于治疗肠红便血(大便出血)、痔疮肿痛等症。还用于治疗肝火胁肋刺痛,或发寒热,或头目作痛,淋秘泄泻,一切肝火诸症。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心除烦;吴茱萸温中散寒,下气止痛,降逆止呕,杀虫。*连苦寒泻火,直折上炎之火势;吴茱萸辛散温通,开郁散结,降逆止呕。二药伍用,有辛开苦降,反佐之妙用。以*连之苦寒,泻肝经横逆之火,以和胃降逆;佐以吴茱萸之辛热,从类相求,引热下行,以防邪火格拒之反应。共奏清肝和胃制酸之效,以治寒热错杂诸症。

肝为风木之脏,气行于左,应受肺金的克制,方不致过亢。本方用*连泻心火,使心火不克肺金,肺金不受克,方能有力制约肝木,肝(左)得肺(金)制所以叫左金丸。《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说:"胡天锡曰:左金丸独以*连为君,从实则泻其子之法,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燥开其肝郁,惩其扦格,故以为佐。然必本气实而上下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施师认为,寒热错杂之证,临证之际颇为多见。但寒热的比重,却是千变万化,故用药的分量,也应随着寒热的变化而增减。

如热较甚者,多取*连,少佐吴茱萸;反之寒甚者,则多用吴茱萸,少取*连;若寒热等同,则二者各半为宜。

本医案摘自《施今墨医案解读》,侵权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案壹读脾胃虚寒证泄泻医案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