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小儿腹泻病的轻型腹泻患者。
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TCD编码:BNP)。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K5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4-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胡亚美、江载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病程2周以内。
(2)迁延性期:病程2周至2个月。
(3)慢性期:病程大于2个月。
3.疾病分型
(1)轻型
(2)中型
(3)重型
4.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临床常见证候:
风寒泄泻证
湿热泄泻证
伤食泄泻证
寒湿泄泻证
脾虚泄泻证
脾肾阳虚泄泻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
2.患儿适合,监护人同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
急性泄泻≤5天/疗程,迁延性及慢性泄泻≤10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小儿泄泻(TCD编码:BNP)和小儿腹泻病(ICD-10编码:K52.)。
2.轻型腹泻者。
3.患儿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肌酶、电解质、便培养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
(1)中药汤剂
(2)中药煮散剂
(3)中成药
2.小儿推拿疗法
3.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
(2)中药灌肠法
(3)针灸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大便成形,次数明显减少,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2.便常规、血电解质正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因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门诊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若检查结果出现侵袭性细菌感染;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合并心、脑、肝、肾、肺及造血系统疾病,退出本路径。
3.因患儿及家属的意愿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编码:BNP,ICD-10编码:K52.)
疾病分期为急性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5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4天)
年月日
(第5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心肌酶
□电解质
□便培养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三、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迁延性及慢性期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TCD编码:BNP,ICD-10编码:K52.)
疾病分期为迁延性及慢性期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年月日结束路径时间:年月日
标准治疗时间:≤9天实际治疗时间:天
时间
年月日
(第1天)
年月日
(第2~4天)
年月日
(第5~8天)
年月日
(第9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大便轮状病毒检测
□心肌酶
□电解质
□便培养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小儿推拿
□其他疗法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向家长交代病情和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病情评估
□判断治疗效果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医师
签名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