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你们要的小儿推拿真人动图来了穴位操作版
TUhjnbcbe - 2022/6/21 14:55:00
北京专家助力祛除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小儿推拿要想得效,手法的正确和穴位的准确都是首要的。

大肠穴

清利肠腑,主治腹泻、便秘、积滞等。

在食指外侧,向指尖方向推为清,向虎口方向为补,来回推为清补,一般用清补法。

胃穴

清脾胃积热,降气和胃,消导助运化,治肚子胀满,积食腹痛,恶心呕吐,便秘,厌食。

自大拇指下端鱼际外缘*白皮交汇处,离心推至大拇指根部,此为清法;反之为补;一般用清法。

肺穴

主治咳嗽、气喘,伤风感冒。

穴位在无名指末节掌面,从无名指指根推到指端为清法;一般用清法。

清肺法常与平肝、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肝穴

舒肝理气,发散外邪,平肝镇惊;主治伤风感冒,惊风,夜啼,斑疹。

一般用清法,习惯称之为平肝;清法一般从食指指根推到指端。

平肝法常与清肺、推天河水配合应用。起退热,治肺炎的作用。

胆穴

疏肝利胆,镇惊;主治夜哭,受惊,口舌生疮。

一般不专用,平肝连同此法一并推之。

脾穴

健脾益气,调理中焦。主治腹泻、积滞、便秘、唇裂肿痛,口舌生疮,软骨病、瘫痪,虚性咳嗽。

大拇指末节外侧,离心推之为清,向心推之为补,来回推之为清补。

板门穴

宽胸膈,利肠胃,主治呕吐、腹泻、幽门狭窄、痉挛、贲门松弛等。

以拇指端点住鱼际中点,左右旋揉同数。

五经穴

调理五脏六腑之气,主治积滞、厌食、腹胀、便秘。

从拇指的指根一直连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根部,每指根各一穴,总名五经穴。

八卦穴

行气宽中,利膈消滞。主治胸腹胀痛,咳嗽痰喘、积滞、纳呆、百日咳。

用运法,自乾宫起至兑宫止,环手掌一周,周而复始,旋转摩擦,为顺运八卦。

五脏之气不调,诱发胸膈作闷,痰火郁结,咳嗽交作,小儿百日咳等,都可用运八卦法,以宽胸利膈,开郁降气,且能助气调气,加强中气运化力量,消化食积。

大四横纹穴

调理脏腑,疏通气机,主治腹胀、腹痛、积滞、纳呆、便秘、干咳少痰、泄泻。

以拇指指端从小儿手掌侧面,自食指根部推至小指根部,来回推之。

小天心穴

镇惊安神,益智,主治惊风、慢惊风、斜视。

在掌根部,用捣法,上下左右捣或直捣。

分阴阳穴

和气血,调阴阳,分寒热。主治寒热往来,气血不和,胸膈满闷。

分阴阳穴在小天心穴往上,掌横纹中间略上处,用拇指罗纹面从穴位中间向左右分推。

合阴阳穴

胸膈痞满,气血不和。

与分阴阳相反,从两边向中间合推之。

本法与它穴配合治痰涎壅盛,其法先推肾穴,再用合阴阳法,最后推天河水,其痰即散。徐氏推各穴皆次。

肾穴

益气固脱,补养肝肾,主治遗尿、脱肛、泄泻,虚劳喘嗽。

从小指端推到指根连掌处为补法,不用清法。

注意,本图操作错误,推的方向错了,应从指尖往指根推。

小横纹穴

化痰止咳,清热利湿,主治咳嗽,气管炎肺炎,口疮,积滞。

让小儿握拳,点揉小指指根,如图。

小儿推拿

——临床应用精华班

高学践

疗法简介:

高老师主讲的《小儿推拿学》,理论与实践并举。虽继承了张寄岗派儿推的体系脉络,作为专业学者也兼收了其他诸如“三字经”、“海派”以及山东诸多流派的精华,其教学特点是:

1、注重市场培育方法,提出“不做简单的推拿匠,建立婴幼儿保健长流水式的工作方式”的教学思想及理论模式,既能治疗小儿常见病又会推广育儿保健常识以吸引更多幼儿家长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们要的小儿推拿真人动图来了穴位操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