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便秘都是辩证来论治的,常见分型有以下几种:
第一实性便秘:①热秘,采用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的方法,合并有小便不利,甚有涩痛的患者多用导赤散加减;大便多日未行,口中秽气,腹有燥屎,甚则热结旁流[1],可与承气汤之属。②气秘,可以选用顺气导滞的治则,疏肝解郁,引导气机下行,可用六磨汤加减。③冷秘,则选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的治则。
第二虚性便秘:①气虚便秘,症状多为干头,先干后稀,便时无力,采用补气润肠通便的治疗法则。②血虚便秘,多见于妇女产后,或月经来潮时便秘,采用养血润燥通便的方法治疗。③阴虚便秘,选用滋阴润肠通便法。④阳虚便秘,多见于老人或肿瘤患者,可以选择温阳通便的治法。
记得父亲说便秘一证,不能只用下法,有水才能行舟,努而责之必伤肠腑,又要从母子论治,比如泄泻患者可用麻*、杏仁等“提壶揭盖法”,又肺与大肠相互表里,开提肺气有助大肠之疾,父亲治疗便秘每用通幽汤治疗,出自《脾胃论》卷下,具有润燥通塞之功效,其中升麻之药用尤为精妙,升麻升清降浊“欲降者必先升之“,清阳不升则浊阴难以降之,家父每用之于临床无不应手,除便秘外,食道癌、肝癌患者嗳气,噎膈也有其效,不独治便秘也。
小儿便秘多为脾虚便秘,特点是干头,口中有臭味,大多为食积所致,家长始终害怕耽误孩子生长,特别是家中老人,更是隔代亲,有甚者吐一口喂一口,肠胃始终不得休息,反而日渐羸弱,此为积证,胃肠不得安,一用药物细细调养,二从饮食习惯调整,定时定量,儿童的将养原则是“三分饥和寒”。
妇女月经量或多或少,大便可秘结也可有腹泻,虽都为血虚但是病机不同,血虚不能濡养肠道,手不能载舟而行,此为血虚便秘;肝血不足,便势急,腹痛即泄,泻后痛减,此为肝泄,为肝失血养,肝气不能条达之故也。方用归脾、四物以养血,痛泻要方以舒肝缓脾。
阳虚便秘多见于老人,或见于产后,大便费力,甚至努责不下,手足冰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我的经验是阴中求阳,增液行舟之法,辅以温阳化气,采用沙参麦冬,附子大*汤等方剂,酌用巴戟天,肉苁蓉,四神之辈,稍用灵仙以开谷道。
附注:[1],热结旁流,中医证名,阳明腑实,胃家实是也,肠中燥屎内结,而致时泄臭水之症。证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旁流下所致。《温疫论·大便》:“热结旁流者,以胃家实,内热壅闭,先大便闭结,续得下利,纯臭水,全然无粪,日三四度,或十数度。宜大承气汤,得结粪而利止;服汤不得结粪,仍下利并臭水,及所进汤药,因大肠邪胜,失其传送之职,知邪犹在也,病必不减,宜下之。”方用*连汤等清热解毒之法。
橘井抱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