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脾虚的人服用什么中成药比较好
TUhjnbcbe - 2021/12/30 15:52:00

中医“五脏六腑”的概念中,“脾”是很重要的一个脏器,把脾脏补养好了,胃的消化功能也会增强,人体对于外部摄入饮食的营养的运化就会好,运化好了,身体的营养吸收就好,抵抗力,免疫力就会增强;另一方面,很多肺气不足,虚劳咳嗽的情况,有时候光滋养补肺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通过补养脾脏,往往也有很大的改善效果。

因此,中医理论中调理脾胃,补脾虚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虚劳”的问题,是有一定的分类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各种不同的虚劳情况,引起的症状不同,运用改善治疗的药物也有所不同,今天就来为大家聊一下“脾虚”的那些事儿。

脾虚即脾的阴阳失调,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阳虚、脾阴虚、脾气虚(包括脾虚气陷、脾不统血)、脾虚湿困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

脾病的常见症状有腹胀腹痛、泄泻便溏、浮肿、出血等。

脾阳虚:

是指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临床表现: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大便溏薄,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弱。

本病见于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慢性痢疾、慢性肾炎等疾病。

治法:温中健脾。

中成药:小建中颗粒、理中丸、桂附理中丸、人参健脾丸。

脾虚湿困:

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表现出的证侯。

临床表现:脘闷体重、便溏浮肿、食少欲吐、口黏乏味、面色晦*、小便短少、妇人白带过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本证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肠炎、霍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肾炎等疾病中。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参苓白术散、霍香正气胶囊

脾阴虚:

指脾精不足。

临床表现:饥不欲食,肌肉消瘦,食入不化,胃中隐痛,或干呕呃逆,口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体倦乏力。舌红少津,苔*或无苔,脉细数。

本证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习惯性便秘。

治法:滋养脾(胃)阴。

中成药:参梅养胃颗粒、阴虚胃痛颗粒。

脾气虚:

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或?白,形体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本证主要见于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疾病中。

治法:健脾益气。

中成药:四君子丸、六君子丸、参苓白术散。

脾虚气陷:

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反而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本证主要见于西医的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眼睑下垂、慢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中。

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脾不统血:

是指脾气亏虚不能统摄血液的证候。

本证多见于西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等。

治法:补脾益气,摄血归经。

中成药: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生脉口服液。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脾虚的人服用什么中成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