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吃完饭就困的问题,躺下就能睡,白天迷迷糊糊的还犯困,这是因为身体有问题了,还是因为懒?很多人不解,那么吃完饭就困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可能刚吃完饭,就困意来袭,想要睡觉,《沈氏尊生书》里曾称这种情况为"醉饭",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脾虚。
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你已经严重到吃饱了就倒头就睡的程度,这个时候就是病态了!
脾虚越严重,困得就越严重中医说的脾包括了消化和代谢功能。
脾气既能降浊气,也能升清气,当一个人脾气不足的时候,清气就不升了,所以他的大脑供血就要受到影响,就容易犯困。
一个人吃饱了之后,脾胃要集中去消化食物,那么原本就不强健的脾系统需要更多的气血来帮助它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等,这样就会导致身体的其他脏器气血供应减少,当大脑气血供应减少时,就会出现困倦乏力的症状。
因此,饭后特别容易犯困,往往也说明了我们的身体可能有脾虚的问题。
如果不加干涉,严重的会发生脑中风、脑供血不足、心绞痛,都是因为血液灌注不足引起的。
脾虚的辨证分型中医来讲,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为主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脾虚呕吐
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
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2、脾虚生热
神疲倦怠,面色萎*,目之上下眼胞肿胀,烦渴不能多饮,舌淡苔*腻,脉细数无力,小便短赤,耳鸣。
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3、脾虚泄泻
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4、脾虚水肿
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
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
如何预防和调理脾气虚?饮食上脾胃不好的人不宜多吃酸性食物,酸入肝,会使肝气更盛,而肝木又是克脾土的,这样就会使弱者愈弱。
所以平时有消化不良、大便溏稀、说话声音低微等脾虚症状的人要少食。
如果本身患有胃溃疡或胃酸过多,食用后可能会使症状加重。
建议:要多吃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灿米、粳米、薏米、粟子、熟藕、山药、葡萄、红枣、胡萝卜、香菇等。
对于这种脾气虚弱,应该健脾益气,而中医治疗效果往往更好。
、眠浅者易困,"人参归脾丸"能助眠
一种不解乏的睡眠是睡得很浅,或者多梦,这其中也有脾虚的问题。
脾虚后,营养不能及时运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会引起血虚,其中就包括心血虚。
我们睡觉能睡好,是因为心神到了晚上,可以好好的回到心血里,叫"阳入于阴"。
如果心血虚了,心神不定,我们就失眠了。所以,要通过补脾养血来治疗这种觉轻、质量低的睡眠。
2、气虚者易困,*芪、*参能提神
大脑对缺氧是最敏感的,只要缺氧就会犯困。
特别是吃饱了饭之后,血液分流到胃肠去消化食物,脑供血更加不足,以至于撂下饭碗倒头就睡。
中医讲“脾主肌肉”,能健脾的药物都有增肌效果,像药材*芪、*参都可以增加心肌力量,使得血液得充足,大脑就可以获得足够的氧气。
3、湿重者易困,"参苓白术丸"能利湿
还有一种是睡够了也困,是因为湿。
中医的湿,是身体里的脏东西排不出去,黏在身体里,身体会很沉重,这是湿重的典型表现。
在三高当中更常见,他们血脂血糖血尿酸都高,这些没能及时代谢出去的湿,让他们困倦不已。
对付这种困,既要补气,又要祛湿。"参苓白术丸",其中既有补气的白术、人参,又有能祛湿的茯苓,可以最快地帮你祛身体里的脏东西。
以上这些中药对于脾虚症状可起到很好的调治效果,建议有脾虚的患者不妨可以酌情选择,另外在中药调理的同时,脾虚的人也要注意做好日常调理,要注意合理饮食并适当的进行运动锻炼,保持好情绪。
如果你的病情较为严重,就需要找专业的中医来调理,根据自身情况辨证施治,治标又治本,这样才能更好的让脾虚情况得到改善,恢复健康。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眼睛干涩、视物模糊,中医3个方子从肝治心,藏神!睡不着,就是心火亢盛、阴血不足上火又怕冷,上热下寒体质怎么调?老中医帮您开方暖阳气、散寒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