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介绍:下肢部穴位定位及手法
文字介绍:下肢部穴位所属经络及主治作用
(点击穴位可查看单穴视频讲解)
大家好,我是小艾。
箕门:线状穴,脾经
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小便短赤,尿闭,水泻等症
临床应用:推箕门性平和,有较好的利尿作用。用于尿闭,多与揉丹田、揉三阴交合用;用于小便赤涩不利,多与清小肠合用;用于水泻无尿,有利于小便实大便的作用。
足三里:胃经,
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小儿保健常用穴。
主治呕吐、泄泻、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疾患;
各种慢性病。
丰隆:胃经,
功效:化痰浊,痰鸣气喘
临床应用:揉丰隆能和胃气、化痰湿,主要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症,多于揉膻中、运内八卦合用。
三阴交:脾经,
功效:通血脉,活经络,疏通下焦,清利湿热。
主治:
主治遗尿、癃闭、小便短赤涩痛等泌尿系统病症;
消化不良、腹胀等脾胃病症。
委中:膀胱经,
功效:止抽搐,通经络。
主治:四肢抽搐、下肢萎软无力等经络不通病症。
承山:膀胱经,
功效:腿痛转筋,下肢痿软
下肢抽搐拿承山能止抽搐、通经络,常与拿委中、按揉足三里、拿腓肠肌配合、治疗腓肠肌痉挛等病症。
昆仑:膀胱经,
功效:清热安神、舒经活络
主治:
1、缓解治疗头痛、高血压、眼疾、目眩、项强、鼻衄等2、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肩背拘急、、脚跟肿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痫证、难产、癫痫、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仆参:膀胱经,
功效:强筋壮骨、通络止痛。
主治:
1.下肢痿痹、足跟痛;
2.癫痫。
解溪:胃经,
功效:掐3-5次,揉20次左右。解痉,止吐泻等。
主治:惊风,吐泻,踝关节屈伸不利。
涌泉:肾经,
功效:引火归元,退虚热,止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临床应用:推涌泉能引火归元、退虚热、常与揉二马、运内劳宫等配伍,治疗烦躁不安、夜啼等症;若与退六腑、清天河水配合,亦可用于实热证。
揉涌泉能治吐泻,左揉止吐,右揉止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