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食泻的特征
伤食泻的泄泻一般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在中医叫腹泻,腹泻原因以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在小儿中,尤其又以内伤饮食最为多见,即上面所称的伤食泻。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小儿伤食泄有哪些具体表现?
1、小儿口臭。乳食积滞于胃,往往先发生口臭,特别是晨起口臭口酸为乳食停滞的表现,临床称此为高位停食。有这种现象时,可减食或停食一顿,以利于肠胃功能的恢复。2、夜卧不宁。烦啼、手心热、踢被揭衣,刚入睡时头汗多;为饮食过多积滞肠胃而产生内热,正如俗话说“若要小儿安,常带几分饥和寒”,“胃不和则夜不安”。当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添加辅食后,要注意晚餐不能过饱。3、拒食。当小儿偶然有一顿食欲减退、拒食或食不香甜,不必勉强进食,而让其减食一顿。4、面颊潮红。小儿停食可以表现为午后、晚上面颊潮红。伤食重小儿之面颊燎红,表现为面部皮肤粗糙,环境稍热面部燎红更甚。此时可节食,少进主食,而代之以蔬菜水果,以助消化。5、大便恶臭。伴随少许不消化食物残渣时,虽未稀泄,已有伤食泄之先兆,此时应马上减少饮食量,予以调整,可避免泄泻的发生。怎样治疗小儿伤食泄?
应为消食导滞。让胃肠道的积滞的饮食从大便而出;当体内积滞排出的差不多,伤食泻慢慢就会恢复,因此不能盲目的见泻止泻。同时伤食泻关键注意饮食调整,已经开始腹泻的时候就不宜进食过多高热量食物。小儿伤食泄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品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2、提倡母乳喂养,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应养成规律的进食的好习惯,保持好的饮食结构,平素饮食应以蔬菜和主食为主。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腹部受凉。杨医生提醒:如果一旦发现孩子大便质稀、次数较平时增多,建议及时就医,切忌自行在家用“偏方”,延误加重病情。还有一类宝宝,经常容易伤食泻;也有可能是脾胃虚弱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