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做了个肠镜,没啥异常,医生告诉他这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此处敲黑板,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以腹痛伴有排便或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点。
肠易激综合征可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不定型四个亚型。根据大便可对肠易激综合征进行分型。首先,观察自己的大便(前方重口味提示)。根据布里斯托大便分型判断自己的便便类型。完善粪常规、隐血、寄生虫及肠镜检查才能做出诊断。
诊断清楚了怎么治呢?西医大夫一般都开些益生菌和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并宣教饮食宜忌,奥特曼今天看的是中医大夫,中医大夫看了看舌头,把了把脉,详细问了症状及查看了肠镜报告,告诉奥特曼说,你这个病在中医上叫做食后泄,随后开了1周中药吃,奥特曼吃了1周后症状好多了,准备再来巩固一下,令他开心的是他可以继续打怪兽了。
此处应有分割线
关于食后泄,此属中医泄泻范畴,《*帝内经》谓:湿盛则濡泻。《脏气法时论》篇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举痛论》篇:帝曰:……或腹痛而后泄者,……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在此,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帝内经》破天荒的提出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对后世中医影响深远。《丹溪心法·卷二·泄泻》治痛泄,炒白术(三两)炒芍药(二两)炒陈皮(两半)防风(一两)。久泻,加升麻六钱。上锉。分八帖,水煎或丸服。这就是痛泻药方的最初来源,不过当时没方名,明代的张景岳《景岳全书》给它正式命名为痛泻药方,现有中成药痛泻颗粒。清·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明确记载:二神丸治饭后即大便。又安肾丸治肾气不足,饭后即泄。清﹒陈士铎在《辨证奇闻﹒大泻门》中论:人有饥渴思饮食,饮食下腹便觉饱闷。必大泻后快,……非胃气之虚,乃脾气之困也。……治法不宜治胃,而宜治脾,不止单治脾,兼宜治肾中之火。方用奠土汤。
现代山西著名中医朱进忠在《中医临症五十年心得录》中论:食后即泻,多为脾虚食积,虚中夹实,治宜消补兼施。具体分为脾肾虚寒证,食积化热,湿热内蕴证等。
综而言之,食后即泄,总属脾肾两虚,部分夹有食积,治宜健脾温肾,消食化积。得了食后泄,别紧张,来医院先查个肠镜明确诊断,如果肠镜没啥大问题,吃一段时间中药调理,让你一食无忧。友情提示:上述中药请勿擅自服用,请咨询专业中医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