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秋雨一场寒,转眼间秋天就来了,随之而来的还有秋季腹泻这种疾病。很明显,近日门诊上因腹泻来就诊的孩子越来越多。何为秋季腹泻,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
什么是
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常见于秋冬季,即每年的9-11月份,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婴幼儿中。
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
秋季腹泻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若手、玩具或食物被轮状病毒污染,经嘴巴吃下去,就会感染。此类患儿大多先吐后泻,即先出现频繁呕吐,随即出现腹泻,大便量多,呈水样、蛋花汤样,大便次数多,可以日解十余次。少数患儿可出现低热、呼吸道症状。吐、泻严重者会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个别可发生惊厥。
宝爸宝妈们,最主要的是应分辨普通腹泻与秋季腹泻的区别,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同时做好预防和护理。
腹泻辨别:
普通腹泻季节性不明显,大便多混有奶瓣或是大便有黏液;感染性腹泻多有食物不洁史,服用消炎药治疗有效,病程3-5天。秋季腹泻多发于秋冬季节,大便次数多,清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少量黏液,大多无特殊腥臭味。粪便常规检查常见脂肪球,可有少许白细胞。本病确诊主要依据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服用消炎药后治疗无效。
护理方面:
1、平时做好保暖,避免腹部受凉,不吃生冷食物。
2、注意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改善胃肠功能;
3、病程中的患儿要注意休息,尽量少带患儿到公共场所等人多的地方,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空气疏通,以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治疗方面:
1、抗病毒对症治疗、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保护肠粘膜。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轻者口服补液盐,重者可用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3、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易感受外邪,均可导致脾虚湿盛而发生泄泻。故采用平胃散加减,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燥湿健脾,加以藿香、半夏降逆止呕,佐以甘草调和诸药。
4、我科开展的贴敷及推拿疗法,对于腹泻患儿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绿色疗法,安全有效,易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耿少怡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儿科主任、河北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中西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主研课题3项,获河北省中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著书2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临证30余年,运用中医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理论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儿科肺系、脾胃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配合推拿、贴敷、拔罐、灌肠等外治疗法大大缩短了病程,减少了药物的毒副作用。运用中医理论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在遣方用药中顾护患儿的脾胃后天之本贯穿治疗始终。
出诊时间:周一、四全天,周六上午。
▼更多精彩推荐,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