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意味着季夏的到来。小暑为小热,还不到最热,此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了解“暑邪”
我们在生活中常说中暑了,可是你对中暑真的了解吗?
“暑”本为自然界的正常气候现象,而一旦它“伤”了人,就成为了邪气。暑邪是外感六淫之一,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兼湿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谚语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蒸”“煮”二字的偏旁都是“灬”,是火的意思,充分体现了小暑时节的炎热之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说“冫”是冰,“氵”是液态的水,那么“灬”就是水蒸气了,也就是说,与水有关的偏旁可以估测文字的温度。《内经》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段话描述了自然界中水气的运动规律,云属阳,雨属阴,其本质是阴阳的消长转化。暑天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的时候,高温蒸腾地气,就产生了湿,因此暑气是离不开湿的。除了自然界,人体内的水液一部分也被蒸腾成了内湿,导致气机郁遏不疏,另一部分则因为汗孔大开而流出体外,因此夏天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容易耗气伤阴,出现口干口渴、乏力、纳差。
“中暑”在中医里主要分为“阳暑”和“阴暑”两种证型。顾名思义,阳暑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烦渴、便结、溲赤、脉洪等症状为主,即属于阳症;阴暑则以恶寒、冷汗、肢厥、脉微、呕逆、泄泻、口虽干而不欲饮,或虽欲饮而喜饮热、或气喘不已等为主,为阴症的表现。
在烈日下长途奔走、从而感受炎热曝晒而发病的真正的伤暑之证已经比较少见了,而生活中更常见的反倒是阴暑,是由避暑而得——暑邪使人正气虚弱,腠理开泄,若此时贪凉饮冷、吹凉风(或空调),则寒气易于入体,引动内湿,成为寒湿证(兼有正虚)。阴暑越来越多,这可能就是藿香正气水畅销的原因吧。
解暑神器
王氏清暑益气汤,善治中暑气津伤。
洋参冬斛荷瓜翠,连竹知母甘粳襄。
暑邪入体,虚实夹杂,暑热为本,气耗阴伤为标。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中,几支中药队伍各司其职,团结协作,完美地解决了暑热、阴伤、气耗三个连锁问题:
西瓜翠衣、荷叶、*连——清热解暑;
麦冬、石斛、玉竹、知母——养阴生津;
西洋参、粳米、甘草——益气和胃。
西瓜简直是夏天给人类特别准备的福利,是当之无愧的“解暑神器”,老祖宗勤俭节约,把西瓜皮也很好的利用起来。西瓜翠衣,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干燥成熟外层果皮。夏季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洗净,晒干。鲜用时常将外面青皮削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味甘、淡,性凉。归心、胃、膀胱经。功效清热解暑,泻热除烦,利尿。用于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浮肿等症。
西瓜翠衣在自家中制作方便,可将西瓜翠衣与西瓜一同榨汁,或单独切丝凉拌等。但是建议不要冰镇或过量食用。
看到一组西瓜的衍生画分享给大家。愿我们自春天伊始,一起走过二十四个好时节。
(图源鱼山。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