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乙型病毒性肝炎丨湿热困脾型艾灸穴位
TUhjnbcbe - 2025/5/7 20:19:00
寒热口苦,黄疸,恶心,呕吐,舌胖大,苔厚腻,食欲减退,小便黄,腹胀胁痛,四肢倦怠,脉弦数。肝俞穴,阳陵泉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大椎穴,中脘穴,阴陵泉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与阳陵泉相对。穴位解释:1、肝俞:为肝脏的背俞穴,与肝脏有经气直接输注关系。主治一切肝病。2、阳陵泉:胆经合穴,治内腹五腧穴之一,筋会于阳陵又是八会穴之一,下肢主要穴位。肝胆相表里,有疏肝清胆,泄热利湿,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急慢性肝炎,黄疸,胆囊炎等。3、大椎穴:督脉要穴,总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手足六阳之会,主管全身阳气,阳脉之海,通阳解表,清脑宁神,是全身强壮穴。主治呼吸,神经,血液系统等病。主寒热,消黄疸,提精神,治疲乏之效。4、中脘穴:胃之募穴,为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功效。主治肝炎,腹胀,呕吐,食欲缺乏,胁下痛,泄泻等。5、阴陵泉:足太阴脾经合穴,属水有化痰利尿,健脾胃,理肝肾功效。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失禁或尿潴留及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每个穴为艾灸9-11壮,重病主穴15-20壮,每次总数30-60壮。刚开始灸时,每日1次,连灸7-10次,以后间隔1日或2日一次。对于急重症患者,每日可灸2-3次,连续10-15天,也可以连灸3个月,半年或1年。艾柱由小到大,由轻到重,轻病轻灸,重病重灸,急病连续灸,慢病间隔灸。我是健松,中国艾灸文化传播者!想健康,多艾灸如果你觉得这篇分享对你有帮助,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乙型病毒性肝炎丨湿热困脾型艾灸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