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积食呢?
“积食”一词最早是在《儒门事亲》的书中提到,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再后来《症因脉治》的中医书里提出了“食积咳嗽”、“食积喘逆”、“食积泄泻”、“食积腹痛”这些说法。再之后,中医理论中儿童疾病大多是饮食引起,所以积食成了儿童生病的一大原因。
小儿积食的原因
小儿积食往往是孩子吃得过多或过饱,导致脾胃短时间不能消化,引发的一系列症状,比如说胃部胀满、大便干燥、嗳气酸腐等症状。在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比较挑食,看见喜欢吃的食物就一直吃,尤其是肉食,一吃就吃很多,而且蔬菜水果吃得很少,就导致了脾胃不能消化。从中医学上讲,这种原因是因为小儿进食过多,损伤脾胃,使食物停滞于中焦而形成的。
积食的危害
一旦孩子出现了积食的问题时,消化道就会储存能量,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产生很多的热量,因此孩子就会出现反胃呕吐的状况。再加上胃酸沿着食管逆流而上,这样一来孩子的喉咙和扁桃体就容易被灼烧。
食物残渣在肚子里还会出现有害物质,虽然一部分会在放屁的时候排出体外,但是有一部分会感染到呼吸系统和肺部,所以这类孩子是很容易出现反复感冒和呼吸道感染的。尤其是有一些孩子特别喜欢吃炸鸡等食物,这些高热量的食物是最容易停滞在孩子的肠道里的,这也会导致肠道的细菌增多,最后促使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了。
如何识别宝宝积食
1.看胃口
积食的宝宝,早期表现为胃口变差,什么东西都不想吃;还有一些积食时间较长的宝宝,可能总感到饥饿,一直想要东西吃,但真的给他们吃时,却并没有什么胃口。
2.看面色
很多宝宝发生积食的原因是多食了生冷寒凉的食物,这类患儿常表现为面色发青,尤其是鼻梁两侧。所以当家长看到宝宝鼻翼两侧有“青筋”时,除了要排除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外,也要考虑宝宝是否积食。
3.看口腔
积食的宝宝舌苔中间白且厚,尤其是舌的中间和后面,而且宝宝张嘴时能闻到口气。
如果宝宝饮食正常,口腔气味一般不会特别明显,但如果积食了,口腔气味就会变重,甚至一些宝宝还会发生呕吐,吐出来的都是消化物。
4.摸手心
宝宝积食前通常手脚心会发热,但是却没有发烧症状。这其实是积食即将发生的一种信号,家长们要注意。
5.看肚子
积食容易造成肚子胀痛,宝宝如果吃太多,肠胃没来得及消化,就会产生大量气体,因此很多积食宝宝会有肚子疼胀痛的现象。
一般来说这种症状在宝宝大便后会有所缓解,但如果宝宝积食后,排便不畅,或有反复腹泻的现象,建议家长带宝宝去看医生。
6.看睡眠
积食症状还会通过睡眠质量表现出来,如果宝宝睡觉时突然出现睡不安稳、磨牙、趴睡、烦躁等情况,就要考虑宝宝是否积食:是不是睡前吃得太饱?这段时间是不是吃了太多生冷、热气的食物?
①晚上睡觉不踏实:如果晚上吃太多,肚子总是胀胀的,很难入睡,睡不着,自然会在床上翻来滚去,有时还会哭闹。
②喝水量明显增多:一般情况下,大多宝宝只有在感觉到口渴的时候才会要水喝,但积食情况下,为了促进肠胃消化,就会一直想喝水,需求量会比平常多很多。
7.看大便
积食的宝宝,大便秘结不通、干硬呈球状,大便味臭,屁也比平时多而臭。
Tips:宝宝积食后,肠胃里会产生很多气体,身体调节系统会想要将气体排出体外。因此,宝宝放屁的频率就会增加,而由于肠胃中积聚了很多消化物,排出的气体也会很臭。
宝爸妈平日生活中注意调整宝宝饮食结构,不要一味增加高营养、高热量食品,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监督宝宝不要暴饮暴食,七分饱就可以了。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饮食结构均衡多样化。此外需注意加强运动,增加宝宝户外活动,提高身体免疫力,帮助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