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新华书摘医易闲话中药的四气五味上
TUhjnbcbe - 2024/12/15 17:45: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_zx/dunkcsu/

在古传中医传承群里,我跟大家专门讲过中药的四气五味。摘录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中药的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这一点西医西药是不承认的。中药的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当然,中药也还有涩或淡味。这一点西医西药也不承认。

现在学院派的中医,中药学不通,问题就出在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承上!哎,这70年来啊……传承这件事似乎只有咱们古传中医在默默做着……古传中医学中药,不仅仅看药物“本身”,还要看天、地、人。

中药是天地所生,天,生四气;地,生五味;人呢?得天地之“全”!而药呢,则得天地之“偏”。因此,中药的传承——就是要懂中药的“偏性”!

“四”气,其实就是“四”季——寒热温凉,显然,这是老天赋予的。“五”味——酸苦甘辛咸,其实也是五行,是地赋予的。天地无私,天地亦至私。跟人一样,每个人的禀赋不一样,每味中药的“禀赋”——其实就是偏性——也都不一样。天地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的四气五味都只给一部分,哈哈,给人当然也一样。好比老天爷就没给我高大英俊。

中药“五味子”是唯一五味皆有的,可是它的四气也只有“温”这一气,还是没法“全”。什么药是“全”的呢?——人体自身的“大药”——金丹大道的“原材料”!

四气五味的含义很多!先讲第一个,大家听好了!真传只有这一句话:人体本“身”的“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就有所偏了,这时的人体就阴阳不平衡了。怎么办呢?古传中医就是补足正气一个简单方法。不懂补足正气对抗邪气,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说的就是,人体偏寒了,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同理,人体偏热了,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其大“热”。

简单来说,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这一点要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般牢记在心。比如五味的作用要牢记:1.辛——散;2.咸——软;3.酸——收;4.甘——缓;5.苦——燥。四气也一样:1.寒——可去大热;2.热——可去大寒;3.温——可暖凉;4.凉——可降温热之症。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一点:气味有“厚薄”之分!很多人用药不够精准,就是因为对气味的厚薄不明就里。有句口诀:“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以上讲的,看似“简单”,但是学复杂了就不对了。学习古传中医要谨记“简易才是大道”——大道至简至易,整复杂了就不对。四气五味,干脆就像数学中的“公理”“定理”一样。弄复杂了肯定不对。

大家记一下:

辛——主要用来发散、行血,用来治表征;

甘——主要用来补益、和中等,用来治疗虚症;

酸——主要用来收敛、固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之类病症;

咸——主要用来通便泻下及软坚散结,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结核等;

涩——与酸味中药类似的功用;

淡——哈哈,淡也可以治病,主要用来利尿,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疾病有功效;

苦——有泻火解毒和化湿的作用。

这就是公式!搞熟了啥“题目”都好解嘛。

寒凉和温热这“四”气说白了就是“二”气——阴阳而已!它们是对立的二种药性。寒和凉药性相同,热和温药性相同,它们之间,其实只是程度上——古人叫“厚薄”上的不同而已。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该用什么中药来治呢?当然是温热的中药!所以就要用用桂枝、生姜煎汤饮服,发汗了就能消除寒的症状。哈哈,很简单!现代人很多人会生疔疮、局部红肿、疼痛,小便黄色、舌苔发黄、全身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该用什么中药来治呢?寒凉的药嘛!哈哈,所以就得用金银花、连翘等来治愈。我们群里“中药每日一课”都讲得很明白。

大家再记一下这两句真传的口诀:1.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证;2.温热药——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证。

其实中药的药性除了寒、凉、温、热四气,还有一气叫作“平”——就是那些药性较为平和的。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五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每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所以,用药要既用其气又用其味。为什么上次我告诉两位瑞士的中医大夫卓玛大夫和黄大夫的那个方子,明明是治疗一个洋娃娃的梦游症的,却同时把他妈妈的病也治了呢?他妈妈可没有服药啊!哈哈,这即是“气”起了作用!

举个常用的中药例子。很多地方的人呢煮鱼都放紫苏,特别是日本人,特别爱吃紫苏。紫苏呢,性味辛、温。我们上面讲的“公式”可知,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紫苏的主要作用,就是发散风寒。

大家再记一个“公式”: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有所区别。另外一个“公式”:性同味不同,或者,味同性不同,这样的药物在功效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举例来说,中药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而中药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两味药同样是寒性药,但是因为“味”不相同,黄连“苦”寒,浮萍“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再举个例,中药黄芪甘温,中药芦根甘寒,都是“甘”味药。但是“气”不同,两者的作用(药效)也就不同。黄芪甘温,因此能很好地补气;芦根甘寒,因此能清热生津。

(本文节选自《医易闲话》)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华书摘医易闲话中药的四气五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