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作为中药的菊花
TUhjnbcbe - 2024/10/31 19:27:00

菊花,《本经》列入上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纲目》曰:“菊之品凡百种,宿根自生,茎叶花色品品不同……其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其叶有大、小、厚、薄、尖、秃之异,其花有千叶单叶、有心无心、有子无子、黄白红紫、间色深浅、大小之别,其味有甘、苦、辛之辨,又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大抵惟以单叶味甘者入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又名节华,日精、女节、女华、女茎、更生、周盈,傅延年等,一般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菊花全国各地都有栽培,药材以花朵完整、颜色新鲜,气清香而浓者为佳;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毫菊”(亳州)、“滁菊”(滁州)、“贡菊”(歙县)、“杭菊”(浙江)、“怀菊”(河南)。

出处:《中国药材标准名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药材性状:

(1)毫菊:呈倒圆锥形或圆锥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蝶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圈,类白色,颈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2)滁菊:为生晒品,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少,大多隐藏。

(3)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4)杭菊:为蒸晒品,呈蝶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黄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深黄色,多数,外露。

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炮制:

1.菊花: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梗叶,筛去灰屑。

2.炒菊花:选择完整菊花,用文火炒至花瓣边缘呈微黑色,取出放凉。

3.菊花炭:取净菊花置锅内,用中火炒至焦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火星,取出晾透。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主治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

使用注意:气虚胃寒,食减泄泻者慎用。

出处:中华本草

附方

1.治太阴温病,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每日三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2.治偏正头痛:

甘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卫生易简方》)

3.治热毒风上攻,目赤头旋,眼花面肿:

菊花(焙)、排风子(焙)、甘草(炮)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夜卧时温水调下三钱匕。(《圣济总录》菊花散)

4.治目赤肿痛:

茶菊15g,白蒺藜15g,木贼15g,蝉蜕6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年)

5.治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目赤肿痛,久视昏暗,迎风流泪,怕日羞明,头晕盗汗,潮热足软:

枸杞子、甘菊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白茯苓、牡丹皮、泽泻。炼蜜为丸。(《医级》杞菊地黄丸)

6.治肝肾不足,眼目昏暗:

甘菊花四两,巴戟(去心)一两,苁蓉(酒浸、去皮、切、焙)二两,枸杞子三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温酒或盐汤下,空心食前服。(《局方》菊睛丸)

7.治斑疮入目,内生翳障:

白菊花、绿豆皮、谷精草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干柿一个,米泔一盏,同煎,候水干吃柿,不拘时候,吃三五七次,七日得效,远者不半月。(《证治准绳》通神散)

8.治妇人血风眩晕头痛:

菊花、当归、旋覆花、荆芥穗各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用葱白、茶末煎汤,食前温服。(《冯氏锦囊》四神散)

9.治高血压:

白菊花15g,红枣3粒。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10.治腰痛:

菊花二升,芫花二升,羊踯躅二升。上三味,以醋拌令湿润,分为两剂,内布囊中蒸之,如饮一斗米许顷,适寒温,隔衣熨之,冷即易熨,痛处定即差。(《外台》)

11.治肿毒疔疮即时消散:

白菊花四两,甘草四钱。水三碗煎一碗,冲热黄酒服。(《仙拈集》二妙汤)

申明:文中所有处方仅供参考,请以医师开具处方为准!

参考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公司网站收集整理,所有数据均注明出处。#菊花#

1
查看完整版本: 作为中药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