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湿”,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通常所指的是水湿,往往又称为湿邪,是中医里致病因素“外感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古籍中有句话叫“湿为百病之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很多疾病其实都跟湿邪密不可分。今天,丁主任为大家介绍何为湿邪,如何判断自身是否受到了湿邪的侵袭,以及如何调理。
一、湿气是如何形成的?
1.饮食因素
若长时间大量饮酒,饮食油腻,特别是猪肉。在中医里面,认为猪肉性味咸寒、助痰,吃多了容易导致痰湿。另外,在酷暑时节,往往现代人贪图凉快,喜欢喝冷饮、吃凉菜,也会导致湿邪内生。
2.体质因素
人分为九种体质,其中湿热质和痰湿质都与湿气相关,如果你是属于这两种体质的,那么会有很大的概率体内产生湿气。
3.生活习惯
大部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健康。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在电脑前。喜欢暴饮暴食:特别是晚上吃得多,甚至有些人还需要吃夜宵。生活与社会的压力:长期过度的压力,易导致肠胃的消化功能受阻,从而导致水分代谢失调,造成体内湿气严重。
二、湿邪的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气机
湿与水是同类,同属于阴邪。中医所讲脾主运化水液,而脾是喜燥而恶湿,所以外感湿邪以后,常易困脾,导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从而致使水湿内生、停聚,出现泄泻、水肿、痰饮等情况。
如果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经络运行不畅,则会出现胸闷、脘痞、腹胀、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状。
2.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或者重着之意,是指感受湿邪以后常常可以见到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软沉重等症状。若湿邪留滞肌肉关节,常常见到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也称为湿痹或着痹。浊即秽浊,指分泌物常常秽浊不清,表现为面垢眵多、大便溏泻、下痢粘液脓血、小便浑浊、女性朋友白带过多、皮肤出现湿疹浸淫流水等等,都属于湿邪秽浊的表现。
3.湿性粘滞
粘指粘腻,滞指停滞。湿邪粘腻停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湿邪导致疾病的临床表现往往黏滞不爽,如排出物粘腻不畅或者分泌物滞涩而不畅。
二是指湿邪为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者反复发作,不容易治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伤人,所产生的疾病多见人体的下部,如下肢水肿明显。另外像淋浊、尿路感染、带下、泄痢等病症,也多由湿邪下注所导致。
三、湿气对人体的危害
关节
湿邪可以侵犯人体的关节,寒湿侵袭常常会诱发颈腰椎病,而且还会引起关节疼痛、肿胀、晨僵,或者功能障碍等慢性致残性关节病。如老年人常被困扰的关节退行性改变或者骨性关节炎等等都可以由湿邪所导致。
脾胃
若体内湿气重了以后,特别是寒湿内侵所导致湿气重,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胀、胃痛、腹痛、腹泻、便秘、痢疾、胸闷等不适的症状
皮肤
湿气重也会导致各类皮肤病,比如出现湿疹、脚气、掉发、下肢溃疡、皮肤油腻、长痘等等。
其他
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如果痰瘀闭阻,可以导致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也可以导致高脂血症、甲状腺结节、肺结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甚至恶性肿瘤等等疾病。
四、如果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
湿气重的症状根据头部、舌头、皮肤、关节、大小便、精神状态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症状,大家看看你是不是湿气缠身呢?
头部:如果身体湿气重,会头部昏沉,头发也很容易出油。
皮肤:湿气重的人,经常会感到皮肤痒痒的,用手抓会出现红色凸起,像被蚊虫叮咬了一样。
关节:当湿邪侵蚀到关节时,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
大小便:湿气重的人,会有小便混浊、大便溏泄、妇女白带过多、阴部瘙痒等症状,如果大便成形,湿气重会使大便黏腻冲不干净。
精神状态: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到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易困倦,记忆力减退等。
胃口:湿气重的人,胃口会受到影响,出现不想吃东西、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等表现。
舌头:中医认为,正常人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舌体胖,两侧边缘可见齿痕。这主要是脾虚,水湿得不到运化,导致舌体庞大,边缘受牙齿压迫,主脾虚和湿盛。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刮或揩都难以除去,而且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的黏液,或感觉舌面湿漉漉、滑溜溜,口中有发甜的感觉,这也是主湿浊内蕴。
五、湿气重的调理
1.运动排汗
长期适量的运动,能有助于我们增加代谢,促进汗液的排除。因为如果汗出不来,体内的湿气也很难散出去。所以越是处在湿热的环境中,越应该主动去排汗,比如说跑步、打球、打太极等等。
2.适当午睡
如果我们想要摆脱湿邪的影响,那么午睡是关键的一环。一般午睡半个小时左右,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因为过度的劳累,容易耗伤气血,而气血不足会进一步加重水湿内停,中医上叫气虚湿阻,这样反而会导致湿邪更大地影响我们的健康。
3.饮食适宜
饮食清淡,食量均衡。酒、牛奶、甜食、油炸品等肥甘、厚味、滋不宜消化的食物,往往会导致体内湿邪加重。
生冷食物或凉性水果,比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等,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大量食用。另外,如果在烹调的时候加入葱姜,也可以适当降低蔬菜的寒凉性质。
4.食疗
1.薏米红豆粥
材料:薏米、红豆。
:
1、首先把薏米与红豆分别清洗干净,然后放入水中浸泡。
2、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浸泡后的薏米与红豆倒入。
3、用大火煮开,然后改小火温煮,直到薏米与红豆被煮烂为止。
4、在食用的时候可以在里面加入蜂蜜调味。
:这款粥能够能很好的帮助身体排出湿气,调节脾胃,从而让人恢复健康。
2.鲫鱼汤
材料:鲫鱼、生姜、香菜、葱、盐、白胡椒粉。
1、先把鲫鱼清洗干净,葱、姜切好备用。
2、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把鲫鱼放入,两面煎黄。
3、之后再往里面加入适量的水,煮熟,然后放入切好的生姜、葱、盐、还有白胡椒。改小火温煮一会儿就可以了。
:这款汤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能健脾祛湿,大家不妨试一试。
3.芡实薏仁粥
材料:芡实、薏米、大米。
1、芡实、薏米、大米清洗干净后放入水中浸泡半个小时这样。
2、把浸泡好的食材放入盛水的锅中,用大火煮开。
3、等煮开后改小火温煮,一会儿就可以食用了。
:薏米能祛湿,利水消肿,而芡实则够补脾益肾。因此,吃芡实薏米粥对于脾虚湿气重来说,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六、中药小偏方
如果患者表现为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泻泄,特别是胃肠性感冒,我们可以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
如果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整体上湿热并重,那么我们选用三仁汤。
如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小便短赤、泻泄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象濡数或滑数,我们往往选用甘露消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