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吴萸、左力、曲药子、气辣子、漆辣子、优辣子、茶辣、辣子、臭辣子、吴椒。
药科——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药类——温里。
药性——热。
药味——苦、辛。
入经——肝、脾、胃、肾。
功效——助阳,散寒,降逆,止呕,止泻,止痛。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外寒内侵,厥阴头痛,脘腹冷痛,脾胃虚寒,疝气腹痛,肝经寒凝,脾肾阳虚,痛经,呕吐,五更泄泻,寒湿脚气肿痛,湿疹。
现治——中风,高血压病,口腔溃疡,神经性皮炎,消化不良,水肿。
参治——头风,风邪,中恶,口角偏斜,不能语言,筋脉浮肿,寒热怪病,烦躁困闷,手足逆冷,背寒,积冷,逆气,血痹,喉舌口疮,牙痛,咽膈不通,酸汁涎沫,痞满塞胸,冷痰,蛔心痛,心下结气,腹中积块,经行腹痛,产后余血,转筋入腹,肾气上哕,小儿肾缩,大肠拥气,小肠疝气,偏坠疼痛,睾丸肿硬,妇女阴寒,久不受孕,赤白痢,脚足痛,脚气入腹,全身发痒,阴部湿痒成疮,风疹,黄水疮,痈疽发背,虫毒。
药理——温中,下气,理气,开郁,化滞,燥湿,燥脾,健胃,保肝,利胆,解痉,杀虫,利五脏,开腠理,通关节,抗菌,降血压,抗缺氧,抗胃溃疡,抗血栓形成,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升高体温,兴奋子宫,抑制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祛除肠内积气,抑制肠内异常发酵。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蒸热熨)。
用量——水煎(常量1.5~4.5克),外用(适量)。
禁忌——小毒。恶丹参、消石、白垩。畏紫石英。肠虚泄者忌服,胃火者忌服,阴虚火旺者忌服,有热无寒者忌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