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帝内经说到的入并病恶,是
TUhjnbcbe - 2024/6/25 17:08:00

#黄帝内经里的养生名言#

《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本篇标题中的宣明,就是宣布明示,向后人明示“五气”的变化。这里的五气,就是五脏之气,当然也可以分为正气与病气。于是,宣明五气篇就是从各个方面来阐明五脏之气的性质的一篇经文。

1、入,就是五味入五脏:

稍微了解点中医基础的人都知道,中医四气五味里,有“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的说法,这就是“五入”。

内经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气味禀赋,不同的气味,被人进食之后,在体内会有不同的亲和力。

古人发现,酸味容易入肝,辛味容易入肺,苦味容易入心,咸味容易入肾,甘味容易入脾。所谓“入”,就是对某个脏腑有特别的亲和力、或者吸引力,有特别的需要。

以咸入肾为例,人体有水钠平衡,一个人如果吃盐多,他体内储存的水分就多,对肾的泌尿功能影响就更大。盐分过多过少,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其它四味都是这个道理。

2、病,指的是五气所病:

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

心为噫。心气不舒、不通畅的情况下,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发出噫声。肺为咳。肺气不通、宣肃失利,乃至痰阻内生,人就会出现咳嗽。肝为语。人有肝病,就可能情绪不好、多言多语。脾为吞。脾有病的时候,人的吞食现象就会特别突出。肾为欠,为嚏。伸胰打哈欠、喷嚏之类的动作,都提示腰肾不舒服可能有病。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胃病之妆,就会出现气逆上行打饱、呃逆。也会产生恐惧心情。大肠小肠为泄。发生泄泻,说明肠道工作不正常。下焦溢为水。少腹部胀满多为水溢,废水不正正常排泄。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尿不出来是膀胱有病。遗尿说明膀胱控制尿的开关出现了问题。胆为怒。胆汁分泌出现问题,人就容易发怒。

这里说到的五病,其实包括了五脏六腑的气机失常,对后世医家的辨证思路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3、并,五精所并:

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意思是说,五脏各藏其气与精,通常的状态是是气宣外而精藏内。如果精与气同时集中在一处,就成为“并”:

在心的话,这个人就会特别显示出善良的心态;在肺的话,这个人就会特别显示出悲伤的情绪;在肝的话,这个人就特别容易忧郁;在脾的话,这个人就特别容易畏缩;在肾的话,这个人就特别容易恐惧。上述五种情况,就是五脏有病了,扰动了精外,和气一并出现,这就是所谓的“虚而相并”。

这里面有两个条件:一是脏腑本虚,二是精气相聚。如果脏气不虚,也就不会出现“相并”。

4、恶,指的是五脏所恶:

《素问.宣明五气篇》: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这就是“五恶”。

也就是说,五脏各有特别厌恶的环境或者说因素。心厌恶热,以此反推,特别厌恶热的人肯定有心气的问题。

肺恶寒,呼吸不好的人容易受寒,也最怕寒冷。肝不好的人,怕大风环境,脾不好的人,最厌恶湿邪,肾不好的人,最厌恶干燥的环境。

也就是说,某脏有病了,到了该脏腑厌恶的环境,就会表现出特别的不适应,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所以,这个情况对于现代养生也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比如夏天过于怕热,会不会要更注意养心?冬天特别怕冷,是不是要特别注意养肺?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帝内经说到的入并病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