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妙的东西,它是五彩斑斓生活的依托,是人类一切幸福的载体。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拥有它,你才能真正拥有快乐的生命和完美的人生。
阴阳是生命的基础,人的一呼一吸,一仰一俯都和阴阳运行密切相关。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体内阴阳规律不同,换言之,不同年龄的人,养生重点不同。
懂得阴阳,才能了解生命的含义,抓住阴阳,才能感知生命的节律。
一阴一阳,为万物的根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阴阳是天地运行的基本规律,是世上万事万物生存的总规则,是各种变化产生的根本,是出现生死的基本条件,是蕴藏精神思想的府库。治病要从阴阳入手。
?
养生阐释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生存状态受自然界影响很大,尤其在靠天吃饭的古代,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古人经过千年的观察和摸索发现,地球和太阳等天体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天地间春、夏、秋、冬四季的往来和昼夜明暗的更替,造成了阴、晴、明、暗、风、云、雨、雪、雷、电等自然现象,造成了风、热、暑、湿、燥、寒的气候变化。
而正是在这种作用下,大自然孕育了山川草木和芸芸众生,形成了万紫千红的精彩世界。生与死、天与地、日与月、寒与暑、昼与夜、阴与晴、水与火、男与女等,这些存在于同一层面,却又性质完全相反的事物,正如山坡的阳面和阴面,于是古人用阴阳来界定这两种性质。
人们把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事物和现象都定义为阳,把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定义为阴,阴阳相对。
大千世界中各种生物的生息变化,无时无刻不与天地自然阴阳变化的规律相适应。春去秋来,寒来暑往,阴阳相招,世间万物也随之朝朝暮暮,春荣冬枯。春夏秋冬,天气从温煦、炎热、凉爽到寒冷,经年岁月,草木从萌芽到枯萎,生命从鲜活到衰竭,经过了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
季节的阴阳更替,变化的是太阳照射到地面的能量,生命的阴阳轮替,改变的是万物的生命力。《*帝内经》认为,天人合一,人体的阴阳改变和大自然阴阳改变相合,认识人体的内在活动必须以阴阳为根本进行考量。
如自然界中天是由清轻之阳气积聚而成,地之有形万物为阴气凝聚下降而成。人体之中亦如此。居上为阳,居下为阴,体外为阳,体内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
而人们因所处环境不同,四时所感及饮食偏嗜各异,所以体质阴阳偏性有别,大体来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相同地域人群体质有趋同性。我国的地理条件,南方多湿热,北方多寒燥,东部沿海为海洋性气候,西部内地为大陆性气候。
因此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偏致密;东南方人,形体多瘦弱,腠理偏疏松。就个体而言,偏阳质者多动少静,有耗阴之热,偏阴质者畏寒、多静,邪气易感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阴阳盛衰偏颇各异,体质表现也不同。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饮食应忌寒凉温热,因苦寒之品易伐小儿生长之气,辛热之属则易损真阴。
老年人大多肾气已衰,脾胃功能虚弱,易受邪致病,故应加强平时防护,未病先防。妇女在生理特点上有别于男子,以肝的功能为主导,所以女子易抑郁,而血常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从这些方面进行调理。
人体经脉系统,也以阴阳而分。一般来讲,其分布于肢体内侧面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肢体外侧面的经脉为阳经,以其所含阴阳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三阴三阳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十二经脉首尾相连,如环无端,联系人体内外、四肢百骸,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重要屏障。
“饮食为生人之本”。人体所生在于父母,所养在于饮食。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正如人体有阴阳五行一样,饮食五味因所生季节不同,所产地域不同,则所属阴阳也各异。如西瓜生于夏季,性凉,属阴。
夏月阳气偏亢,人多燥热,食之则消暑生津,开胃养阴,如若冬月阳弱时节食之,则会伤害脾阳,引起腹中冷痛,体弱之人甚而泄泻不止。
所以人们要正确认识饮食,了解其所包含的不同信息,根据不同目的,择其有益而食,增益阴阳不足一方的能量或削弱太过强盛一方的势力,调节人体阴阳,从而使人体阴阳平衡,促进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