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泻的日常调养
五更泻,又名“鸡鸣泄”“肾泄”,旧时将凌晨3点至5点之间称为五更。五更泻的症状包括凌晨腹泻、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等。此病主要由脾肾阳虚所致,多见于由炎夏转入秋凉时期,男性多于女性,中老年人更为常见。
此病往往积年累月,会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中医认为,五更泻与肾和脾相关。肾为先天之本,元阳之根,脾为后天之本,可充养先天。病伤较深,与之前的体质或调养不当有关,如长期受寒、饮冷、生育等相关。
为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日常调养有以下三点注意事项。
1
要注意保暖,尤其天气早晚温差较大时,症状相对加重、明显,要注意腹部及下肢的保暖。
2
饮食适当,日常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主,不要吃生冷、不洁的食物,每天三餐都要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以七八分饱为宜。
3
加强锻炼,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外治有门道
对于五更泄,中医外治主要有针灸/艾熏、穴位贴敷、刮痧、药物外敷等疗法,效果很好。
针 刺
包括毫针、腹针、温针灸,针刺疗法建议由专业医生操作。
穴位可取天枢、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大肠俞、肺俞、脾俞、肾俞等。
每穴5~8分钟,每次4~6穴。
艾 灸
可用温和灸、艾贴等。
穴位可取中脘、神阙、关元、天枢、大横、背俞穴等,尤其神阙和关元为重点穴。
操作时躯体前后穴位交替,每穴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度。
刮 痧
穴位可取双侧肺经、心经、脾俞、大肠俞等。1~2周一次,躯体前后穴位交替,以潮红为度,不强求出痧。
穴位敷贴
穴位可取足底涌泉穴或神阙(肚脐),以肉桂末敷贴。
肉桂具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作用。
夜晚睡前清洁涌泉穴(双侧足底)或神阙穴(肚脐),以肉桂颗粒或肉桂粉1克调成糊状(如敷贴涌泉穴,则每侧1克),用医用敷贴或麝香膏固定,第二天早晨取下,5~10次为一疗程。
注意敷贴处有无皮肤破损或过敏,如有,则暂停该操作。
吴茱萸热奄包
吴茱萸可散寒止痛、疏肝下气、温中燥湿。
主治脘腹冷痛、厥阴头痛、疝痛、痛经、脚气肿痛、呕吐吞酸、寒湿泄泻。
具体方法为吴茱萸、粗盐各克共纳入布袋,置入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3分钟,外敷脐腹,待温热之感下降,可再次加热外敷。
一日1~2次,每次30~60分钟,5~10天为一疗程。
药膳来助力
除中医外治法,以下几款药膳也可缓解五更泻。
1
炒米芡实山药粥
大米、芡实、山药各30克,小火炒*,加干姜10克,水适量煮粥。症状明显者,则一日1次。本方简单,适用于各种程度的五更泄患者。
2
莲子芡实山药粉
莲子、芡实、山药各克,研磨成粉,每日早晨取50~克,加红糖调味成糊状,当早餐服用。其适用于畏寒症状不甚,而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者。
3
四神涩肠瘦肉汤
熟附子、炮姜、肉豆蔻、五味子各10克,补骨脂15克,以纱布包裹系紧,先煎半小时,其后放入瘦肉碎块克,煮至肉熟,调味食肉饮汤。此汤适用于阳虚畏寒明显的五更泄患者。
4
羊肉肉桂汤
将6克桂皮放在克左右的羊肉中,炖熟后,吃肉喝汤。此汤可起到温中健胃,暖腰膝,治腹冷、腹泻,消气胀的作用。
作者:医院医院胃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