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干姜
TUhjnbcbe - 2023/3/26 20:30:00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60421/4831006.html

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生川谷。

干姜味辛,炮姜味苦,皆气温大热,半浮半沉,阳中阴也。解散风寒湿痹、鼻塞头痛、发热之邪者,干姜也;调理痼冷沉寒、霍乱腹痛吐泻之痰者,炮姜也。

干姜乃脏寒之要药也。凡人体中焦虚寒,脾胃火力不足,总会想到干姜。干姜同样温热,它就偏重于暖脾胃,暖中土。《*帝内经*灵兰秘典》上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且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就会完谷不化,气血难生,脾胃温暖则,气血充足,百脉和调。所以诸虚劳损痿痹,很多医家都从脾胃入手,还有治痿独取阳明的说法。

我们常常把脾胃虚寒比作煮饭时锅下的火力不够,那锅中食物就难以煮熟。所以啊,病人脾胃的火不够,腹中就会冷痛,或者拉稀泄泻,完谷不化。

中医里讲脾主四肢肌肉,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中土阳火不够,往往四肢容易冰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脾胃都阳气不够,煮不熟食物时,你四肢怎么有温暖的气血来供养,所以常常少气乏力、疲劳倦怠;脾胃虚寒的人,舌苔白腻或水滑、脉濡缓乏力,腹中冷痛的人,还会鼻头发青。

说到干姜能治脾胃虚寒,那就得说说理中汤和附子理中汤。

理中汤,理中焦也。由干姜、人参、白术、甘草组成。理中汤中虽有白术祛湿健脾,再加入干姜脾胃的阳气就能更快恢复,就好像你刚淋了雨,衣服打湿了,还在滴水,身体还凉凉的,这个滴水的过程如同像白术的祛湿健脾,如果加上是大太阳天的话,衣服就干得更快,而干姜在理中汤里就是一个大太阳。附子理中汤比理中汤多了一味附子,附子温热能入肾,中医里讲肾为胃之关,胃中之火依赖于肾火,现在用干姜之辛热,与附子同性,专顾中焦,共逐中焦之寒,以成理中汤健脾还阳之功。

《外台秘要》里里记载,干姜一味研末送服,疗寒邪直中脏腑,引起的腹痛冷泻。

干姜除了温中散寒外,以他温热之性,还可以回阳救逆,我们常说的四逆汤,是回阳救逆第一方,里面就用干姜配附子。四逆汤中用干姜,主要用来救逆。救气之逆,当一个人阳气脱掉时,中医叫亡阳,手足冰冷,脉微欲绝,这个时候就要回阳救逆,所以用附子为君,必用干姜为副,否则,气逆而不能回转。

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认为,干姜善于治表,而炮姜善于温中。其所以治表者,干姜走而不收,能散邪于外,其所以温中者,炮姜止而不动,能固正于内。姜性大热而辛散,都能散邪补正。干姜散邪之中,一样有温中补益的功效。炮姜固正之内,同样有治表之功。但时干姜散多于温,而炮姜固多于散。

所以很多人疑惑,干姜炒熟入于健脾药中,是不是能补脾以生气?

当然可以,干姜温热,本身就有补脾益气的功效,不必需要炒熟才能补土以生气。但是干姜性走,不只脾气受干姜的补益。一经炮制之后,干姜守而不走,独留于脾中,自然补脾益气的效果更强。

禁忌:凡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胀痛均忌。

1
查看完整版本: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之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