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是想饮酒,快乐生活。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活一辈子,无论是做人或者做事,都得学会做加减法,当然喝酒也是如此。
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
无论是哪一个时代,美好生活总是离不开酒的陪伴。欢聚的时刻,少不了酒;温馨的时刻,也少不了酒;感动的时刻,还是少不了酒。酒已经成为了社交的有效工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适量的饮酒是生活中重要的精神体验,但过量的饮酒却会有害身体健康。
酒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娱乐放松的作用成为了人们的青睐。酒在中国社会的作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无论是*治,经济,农业,生产,商业等等活动中酒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酒不成宴”已经刻在了中国人的骨子里,喝酒是国人的一大乐趣。
美好生活从适量喝酒开始
无论是喝酒或是做其他事,都应该倡导理性。适量喝酒,理性喝酒,保障自己安全健康,也保证他人健康。
1:适量喝酒,是国人传统
我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了文明,高雅地喝酒风气,比如对句,对联,行酒令等等。饮酒时,品味艺术,筑成修养,这是中国古典高端酒局的独特风尚。微醺,恰到好处,酒极则乱,乱极则悲,所错不在酒而在人。
2:现时主义的酒文化--分享,表达
汲取丰富的文化涵养,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新时代文化。舒心的酒千杯不醉,如今知心的话万言不醉,新时代的消费文化,已经变成了快乐和相聚,为了感恩举杯,为了亲情举杯,为了友情举杯,为了当下而举杯。
3:适量饮酒,合理进食
适量饮酒一般认为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在--年的膳食指导中,其中推荐的健康饮食中,这样总结道:“多吃蔬菜,水果,全谷,低脂或无脂奶制品,水产品,豆类和坚果;适量饮酒;少吃肉类和加工类肉制品;少吃糖制品”。因此,无论怎么说,适量饮酒都是必要的。
医酒同源
《汉书》中有这么一段记载:“酒,百药之长”。
中医都喜欢用酒,是因为酒可以提升其他药物的效果,甚至可以说,在中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酒。
中医认为,适度饮酒可以通经活血,扶阳驱寒。以酒治病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甲骨文中这么记载:“鬯其酒”,“鬯”是当时王室用酒,主要是用祭祀,占卜等等。不仅如此,当时的鬯酒还有防臭,避邪等作用,马王堆曾出土了一具女尸,这具来自汉代墓地的女尸保存较为完整,为中国考古最为完整的古代尸体之一。之所以能长期储存,也得益于鬯酒的作用。
陶弘景云:“大寒可以凝海,惟酒不冰”,指出酒的特点在于热性。举世无双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医著《本草纲目》中谓:“酒,升阳发散,其气燥热,胜湿祛寒,故能开拂郁而消沉积,通隔噎而散痰饮,治泄痢而止冷痛”。《本草纲目》记载了许多用酒治病的验方,像烧酒灰汤治疗鹅掌风,烧酒入飞盐治疗冷气心痛,烧酒温饮治疗寒湿泄泻和阴毒腹痛,火酒滴耳取耳中异物,醇酒灌服治疗卒中惊死,暖酒淋洗治蛇咬疮等。
扁鹊
此外,酒在麻醉方面的建树也颇多,《列子》中记载,鲁国国君生病了,请求扁鹊医治。扁鹊诊断后认为,需要“剥胸探心,易而置之”,简而言之就是需要动手术,而且不是一般的小手术。那个时代并没有麻醉剂,扁鹊则用酒来做替代,史书上的记载则是“迷死”,而两人在术后清醒时,全然康复。
华佗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也有使用麻醉剂的记录,当时记载的名字是“麻沸散”,让病人在手术前先喝下,在病人昏迷后就可以进行手术了。这比欧洲人使用麻醉剂早了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