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内科学的19个凡是每个中医人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青少年援助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478875.html

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中医内科学科目在实践技能考试中约占20分;综合考试约占45分。因此掌握中医内科学也是一项大的拿分科目!

大家汇总:《中医内科学》的19个凡是规律,掌握规律,让你拿下65分不是问题!

同时,这些内容也是各位中医人应该掌握的!

一、凡是疼痛病证,证候分型都有瘀血型

头痛——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

胃痛——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腹痛——瘀血内停——少腹逐瘀汤

胁痛——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腰痛——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二、凡是脉象虚、细、弱、微、无力,均是虚证。

例外:瘀血证可见细脉,胸痹不可用。

胁痛

肝郁气滞:……脉弦

肝胆湿热:……脉弦滑数

瘀血阻络:……脉沉涩

肝络失养:……脉细弦而数

三、凡是脉浮或恶寒发热并见,都是表证,证候名称中常含“风”字。

水肿

阳水:

风水相博:……脉浮滑或浮紧

湿毒浸淫:……脉浮数或滑数

水湿浸渍:……脉沉缓

湿热壅盛:……脉沉数或濡数

阴水:

脾阳虚衰:……脉沉缓或沉弱

肾阳衰微:……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瘀水互结:……脉沉细涩

四、凡是“重”,都有湿。

例外:重坠

胁痛(肝胆湿热证):胁肋重着或灼热疼痛,痛有定处,触痛明显。口苦口黏,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小便*赤,大便不爽,或兼有身热恶寒,身目发*,舌红苔*腻,脉弦滑数。

痹证(着痹):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五、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颜色淡,就是血虚。

注意:面色无(少)华=面色淡白

内伤发热(血虚发热证):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头痛(血虚头痛):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心悸(心血不足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六、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干”,实证是燥邪,虚证是阴液亏虚。

咳嗽(风燥伤肺证):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脉浮数或小数。

痿证(肺热津伤证):发病急,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可较快发生肌肉瘦削,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咳呛少痰,咽干不利,小便*赤或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脉细数。

七、凡是固定刺痛,黧黑,青紫,瘀斑瘀点,均是瘀血为患。

积证

气滞血阻证: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胁肋疼痛,脘腹痞满,舌暗苔薄白,脉弦。

瘀血内结证: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赤缕,女子可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正虚瘀结证: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食大减,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或黧黑,甚则面肢浮肿,舌质淡紫,或光剥无苔,脉细数或弦细。

八、凡是有“腐”的症状,均为食积食滞。

胃痛(饮食伤胃证):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

泄泻(食滞肠胃证):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九、凡是痰多、蒙、胸闷+苔腻+脉滑,则致病因素有痰,治法需祛痰。

痹证(痰瘀痹阻证):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眩晕(痰浊上蒙证):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十、凡是方剂名称中含“连”字,均有清热作用

泄泻——湿热伤中——葛根芩连汤

内伤发热——痰湿郁热——*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心悸——痰火扰心——*连温胆汤

不寐——痰热扰心——*连温胆汤

胃痞——湿热阻胃——连朴饮

十一、凡是方剂名称中含“半夏”,均有化痰作用。

呕吐——痰饮中阻——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头痛——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胸痹——痰浊闭阻——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悬饮——邪犯胸肺——柴枳半夏

十二、凡是方剂名称中含“苓”字,均有利水作用。

例外:参苓白术散(补脾胃,益肺气)

肺胀——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水肿——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鼓胀——气滞湿阻——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水肿——水湿浸渍——五皮饮合胃苓汤

十三、凡是方剂名称中含“参”字,均有补气作用

例外:沙参麦冬汤、丹参饮

喘证——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感冒——气虚感冒——参苏饮

厥证——血厥虚证——虚证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十四、凡是方剂名称中含“附”字,均有温阳作用。

十五、凡是方剂名称中含“桂”字,均有温阳作用。

*疸——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

胸痹——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汗证——肺卫不固——桂枝加*芪汤或玉屏风散

心悸——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痰饮——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胸痹——寒凝心脉——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

十六、凡是方剂名称中含“磨”字,均有行气作用

喘证——肺气郁痹——五磨饮子

呃逆——气机郁滞——五磨饮子

厥证——气厥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

聚证——食滞痰阻——六磨汤

便秘——气秘——六磨汤

十七、凡是方剂名称中含“茵陈”,均有利湿退*作用。

*疸——热重于湿——茵陈蒿汤

*疸——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疸——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

*疸——湿热留恋——茵陈四苓散

鼓胀——水热蕴结——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十八、凡是方剂名称中涉及女生,均有清热作用。

鼻衄——胃热炽盛——玉女煎

消渴——胃热炽盛——玉女煎

痿证——湿热浸淫证——加味二妙散

腰痛——湿热腰痛——四妙丸

感冒——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哮病——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肺胀——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十九、血证中,凡是气虚出血用方皆为归脾汤。

血证

鼻衄——气血亏虚——归脾汤

吐血——气虚血溢——归脾汤

便血——气虚不摄——归脾汤

尿血——脾不统血——归脾汤

紫斑——气不摄血——归脾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