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女性阴虚疲倦气短失眠多梦,头晕心悸,艾 [复制链接]

1#

女性阴虚是指女性体内精、血、津、液等物质的亏耗,导致阴不制阳,机体处于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临床上表现为阴液不足或者滋养,宁静能的减退。

女性一旦阴虚,身体会出现以下几个预兆:

1.脸上会出现黄褐斑:肾阴不足,不能滋润肌肤,常在颧部出现蝶形的淡黄、黄褐或淡黑色斑块,边界清楚,而且经常伴有月经不调。

2.黑眼圈:中医理论中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有肾虚,而且不仅肾虚,许多其他的器有病,日积夜累就会影响到肾的正常工作,体虚则脾乏这也会慢慢形成黑眼圈。

3.月经不调:中医认为肾气充盛才能使气血和调。冲脉任脉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经周期正常循环,因此肾气不足是月经不调的一个重要原因。肾虚引起者常伴有头晕体虚、腰腿发软,小腹胀痛等症状。

4.腰酸痛: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则可反应为腰酸痛,其特点为劳累后隐隐作痛。

头发生长不旺盛,容易脱发掉发。同时还有两颧潮红,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形体消瘦,盗汗,咽干口燥,喜冷厌热,喜动厌静的症状。

中医有“低温养生”的说法,不是说让人少穿衣,而是在冬天养阴补阴。这就像傍晚浇水。

阴虚的人,就像一株干渴待饮的植物,什么时间浇水最好呢?那就是傍晚。因为中午阳气盛,中午浇水,会被蒸发浪费掉一大半。养阴就是傍晚浇水,不但蒸发减少,还可以兼得夜露补充。因此秋冬是阴虚者养生的最佳季节。

艾灸也是如此,艾灸温补阳气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做的。在此基础上,秋冬两季,尤其是立冬之后,采取一些养阴固阳的灸法,有助于调和阴阳,储藏肾精,保持人体的活力。来年也有助于阳气生发,抵御外邪。

01

中脘穴(五分钟)

中脘,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艾灸中脘穴,可以起到下面这些作用:

1、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2、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3、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4、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

02

足三里(五分钟)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之功效。在此穴施灸能预防疾病、祛病延年,古人把三里灸又称为长寿之灸,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

经常艾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艾灸足三里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

03

太溪(五分钟)

艾灸太溪穴具有滋阴补肾、降气平喘、壮阳强腰的作用。艾灸是通过艾草燃烧时产生的热力刺激人体的经穴,调节机体脏腑器官的功能,使经络中的气血循行加快,太溪穴作为肾经的输穴、原穴,艾灸太溪穴可起到滋阴补肾、降气平喘、壮阳强腰的作用。

04

涌泉(五分钟)

涌泉穴属全身腧穴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意为“肾经之气”,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有重要作用涌泉穴属全身腧穴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意为“肾经之气”,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有重要作用。

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就是肾经的井穴,而井穴就是源头的意思,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固本扶正、强身健体!

有些人练金鸡独立,想把气血引到脚上,实际就是引到涌泉穴去,这叫引血归源。因为涌泉穴也是人体延寿强体的大穴,引血归源可以让肾精充足,耳聪目明,身体强健。

艾灸涌泉穴,能起到能滋补肾之精气,增强腑脏的机能活动,艾灸涌泉穴可起到健身强心,益寿延年,补肾壮阳,养心安神之功效。

小贴士:每个穴位灸5到15分钟,灸到热量渗透到穴位里面去,灸时要防止受风寒,防止烫伤皮肤,灸后要注意保暖,2小时内不要碰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