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沿着神农氏的足迹的艾叶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pf.39.net/bdfyy/bdfyw/

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苏恭言其生寒,苏颂言其有毒,一则见其能止诸血,一则见其热气上冲,遂谓其性寒、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夫药以治病,中病则止。若素有虚寒痼冷,妇人湿郁滞漏之人,以艾和归、附诸药治其病,夫何不可,而乃妄意求嗣,服艾不辍,助以辛热,药性久偏,致使火燥,是谁之咎欤?于艾何尤!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诸痛,调女人诸病,颇有深功;胶艾汤治虚痢及妊娠产后下血,尤着奇效。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寒湿脚气,亦宜以此夹入袜内。

艾叶生命力非常强,而且分布非常广,也是我们常用药之一,艾叶能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主血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中医讲血色红,乃火之色,黑乃肾水之色,水可以克火,所以黑能够胜红。故很多药物炒炭后都可以止血,比如艾叶炭、侧柏炭、血余炭。

妇女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在《仁斋直指方论》中就有一个药方--艾附暖宫丸,就是用来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的。药方由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芪(蜜炙)、续断组成。而艾叶就在其中起暖宫温经散寒的功效。

古人说艾叶是纯阳之物,宋代著名医学家窦材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第一为灼艾,第二为丹药,第三为附子。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古人把太阳称为天之阳,艾灸称之为地之阳。艾灸能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瘀散结,艾灸是古今公认的非常有效且的方法。

古人常说“土成砖瓦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力也。”宋朝时,有个退伍老*人,成为江洋大盗,能“日淫十女”,后来被官府抓住,服刑时,被问起,为什么以他高龄的年纪身体却这么好(据传他当时已经90岁),他说自己年轻时,遇到世外高人,传给他一个秘法,就是每年夏末秋初灸关元千壮,因此身体健壮。其实其它时间并非不可灸(关元)”。

《扁鹊心书》中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在《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里记载艾叶炭、枯矾、*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可治疗湿疹。

禁忌:阴虚血热者慎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