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腹泻,是因脾阳虚而引起的腹泻。中阳素虚,或寒湿直中,脾阳运化失常,清阳之气不升,浊阴之气不降,津液糟粕并趋大肠而腹泻。其特点为肠鸣、腹满、腹泻、食不化。腹泻与痢疾不同,泻由水谷不分,病在中焦,痢乃血脂伤败,病在下焦。
临床表现:大便时稀溏,时水泻,每食生冷油腻或较难消化之食物,则腹泻加重,甚则完谷不化,或如鸭粪;腹部隐痛,喜热喜按,食欲不振,形体消瘦,面色萎*,体倦神疲,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方药:加味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克、薏苡仁克、砂仁克、桔梗克、白扁豆(炒)克、白茯苓克、人参克、甘草克、山药克、鸡内金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小儿酌减,每日2次。
本症主要是脾虚不能运湿,湿自内生,出现大便稀溏,或泄泻。胃气弱不能纳食,脾气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故形体消瘦、四肢乏力,面色萎*。中焦气机不畅,故有胸脘满闷。
本方以四君平补脾胃之气为主,配以扁豆、山药、薏苡仁之甘淡,莲子肉甘涩;辅以白术,既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辛湿芳香醒脾,鸡内金健脾消食,二药佐四君促进中州运化;桔梗为手太阴肺经之药,配入本方载药上升以益肺。
本方临床应用甚为有效,是治疗脾胃虚弱的祖方。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中医: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何为多汗、额头出汗、手脚出汗、半身出汗中医:活血化瘀就用这三种中药,建议收藏中医:找准止汗穴,再也不用担心流汗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