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干燥寒冷,有的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家小朋友的嘴唇经常发红、干燥、起皮,越舔症状越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一种疾病,叫做唇炎,是发生于唇部的炎性疾病的总称。
唇炎,相当于中医“唇风”范畴,是以唇部红肿、糜烂、结痂、皲裂、起灰白色糠状鳞屑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
(图
集萃堂中医馆)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足阳明胃经“挟口环唇”,所以与脾胃密切相关,中医论治多从脾胃入手,主要分虚、实两大类。
实证唇炎主要有脾胃湿热型、胃经风热型,虚证多因脾胃阴虚或素体血虚而化燥生风。
1.脾胃湿热型
《疡医大全》曰:“唇紧湿烂,乍好乍发经年累月,又名唇沈,乃脾家湿热也。”孩子脾胃湿热,主要原因有思虑劳倦,或吃太过肥甘、辛辣的食物,易造成消化不良,酿失化热,湿热熏灼口唇,引起唇炎。
此类型的症状除了嘴唇发红,还会有小水疱、渗液等,同时还伴有小便*、口干、嘴巴粘腻、舌苔*厚腻等湿热症状。
2.胃经风热型
《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唇》有言:“风热客于脾经,唇燥裂无色。”引起胃经风热的原因有过食辛辣厚味,胃积热化火,再加上受到风热外袭,导致风火相搏,熏灼唇部,气血凝滞,导致唇部红肿,进而发病。
(图
网络)
湿热久蒸则溃破糜烂流水;热毒不排,郁蒸气血,则有浓血痂;胃热伤津,所以常感到口渴等等。
3.气阴不足,化燥生风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或因长期饮食不当、感受燥邪等,日久引起体内尤其是脾胃阴液不足。
脾胃阴虚日久而化火,虚火循经上犯口唇,出现口唇肿胀,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血虚化燥生风,唇失濡养,所以口唇干燥瘙痒,有灰白色糠状鳞屑脱落,唇周围皮肤粗糙;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化源不足,气虚血少,则唇周皮肤脱色,疲倦乏力。
因气阴不足,可见便溏或干,面色萎*,舌质偏红,苔薄津少等。
(图
网络)
孩子脏腑娇嫩,孩子又不知该如何保护自我,此时就需要家长们好好护养孩子了。
针对唇炎,家长们应该要怎么样预防和缓解呢?
1.引导孩子尽量不要用舌头舔嘴唇,可以适当为孩子涂抹儿童唇膏;
2.多喝温开水,防止嘴唇干裂;
3.多吃新鲜蔬菜,保证大便通畅;
4.注意清淡饮食,不吃辛辣煎炸油腻等不好消化的食物,少吃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唇炎大多可自愈,但若长时间反复不愈,应当尽快求医,以免引起其他病变。
集萃名医
刘含
医学博士,儿科专家
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工作指导老师王力宁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十五年,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对反复感冒、哮喘、咳嗽、泄泻、疳积、厌食、遗尿等病症疗效独特,并开展小儿保健咨询。
出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9:00-12:00;
周四下午15:00-18:00
以名医出诊表为准。
集萃好文推荐:孩子老是流口水怎么办?久坐、久站、久卧,小心肢静脉血栓“盯上你”眼睛干痒还爱叹气?可能你需要养肝了医馆入口指示图
—END—
喜欢,就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