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学五脏六腑肾系统下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肾主封藏

1主蛰-指肾有具有潜藏,封藏,闭藏之生理特性,是对其藏精的高度概括

具体表现:肾的藏精,主纳气,主生殖,主二便等功能

2肾主封藏的生理特性

精气盈满,生机旺盛,古代医家有“肾无实不可泄”之观点

如我们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其他的脏都有实有虚,实太过用泄法,虚太过用补法。肾的各种虚症(肾气不足,有肾精不足,肾阳亏虚,肾阴亏虚),唯独没有说到肾的实证,所以肾既然没有实证,就应该以补为主。

3病理特性

肾失封藏-喘息(肾主纳气功能失常),遗尿(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多汗,大便滑脱,男子滑精(肾主封藏,可以藏生殖之精),女子带下,崩漏,滑胎等

(二)肾为水火之脏

肾内寄元阴和元阳

1元阴,元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肾是全身阴阳水火协调平衡的关键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故一身水火由肾主

2病理

内伤疾病中阴阳失调所导致的寒热病理变化多为甚至阴阳失调所致

3治疗

需求之于本,从调整肾阴,肾阳入手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二肾的生理联系

肾合膀胱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在窍为耳及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

与冬气相通应

(一)肾合膀胱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阴膀胱经属膀胱络肾,互为表里经脉

(二)肾在体合骨,生髓,通于脑

肾主藏精-精能生髓-髓居骨中:骨髓

骨骼的生长,发育,修复,均赖骨髓的充盈以及所提供的营养

1生理特性

肾精充足,骨髓充盈,骨骼得到滋养而坚固有力

2病理特性

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骼失养-骨骼发育不良

如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

成人:骨质疏松,骨易折而不易愈合

3髓

髓:骨髓,脊髓,脑髓三者均为肾中精气所化生(脊髓,脑髓为中枢神经系统,管神智精神意识思维)

脊髓上通与脑,汇聚成脑,脑为髓之海

(1)生理特性

肾精充足,髓海得养,脑的发育就健全

表现为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视觉听觉灵敏,精力充沛

(2)病理特性

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表现精神萎靡,思维迟钝,记忆力及视觉听觉减退

4齿为骨之余

牙齿和骨同出于一源,也赖肾中精气所充养。

(1)生理

肾精充沛,牙齿坚固,不易脱落

(2)病理

肾阴不足,小儿牙齿生产迟缓,成人牙齿松动早脱

5其华在发

(1)含义:肾中精气其荣华外现与发,即发之生长及其色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

(2)肾精的生理表现

生髓通脑,脑居头之窍,发居头外窍,脑海充则毛发荣,头发黑茂密

充则血旺,血濡养头发,发为血之余

因此-发之营养源于血,发为肾之外候

所以头发掉的比较厉害,补肾为先

(3)病理表现

肾之精血不足,发失其养,,头发稀疏,早秃,枯萎,无光泽,色白

(三)在窍为耳及二阴

1在窍为耳

含义:耳及听觉功能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密切关系

(1)生理:肾精,肾气充盛,髓海得养着,听觉灵敏,分辨率高

(2)病理:肾精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临床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和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

所以-足少阴肾经上面的相关腧穴可以治疗耳鸣耳聋

2开窍于二阴

含义:二阴的功能状态与肾密切相关

前阴

(1)前阴-尿道排尿依赖于肾的气化功能

(2)外生殖器

男子排精,女子排出月经,娩出胎儿

后阴

肛门主排便

(1)肾阳温煦脾阳排便润爽

(2)肾阴濡润肠道排便润爽

如一般老人便秘,肾阳虚会导致大肠推动无力,肾阴虚导致大便干燥便秘

3病理意义

肾气化失司-小便增多,尿失禁,遗尿小便不利,量少,水肿等

肾中精气虚衰-阳痿,早泄,不孕,月经不调

肾阴不足,肠液枯槁-大便秘结难解

肾阳不足-肠寒气滞,传导无力,大便艰难

肾阳不足,脾失温煦,运化失常--大便泄泻,久泻滑脱,五更泄(晨泄,鸡鸣泄)

(四)在志为恐

1含义: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2生理意义: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精神状态,属七情之一,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3病理意义

恐伤肾--肾气虚陷,精不上奉--二便失禁,遗精

肾精不足,髓海失聪充---易恐

(五)在液为睡

1含义

唾为口津中粘稠度较高的液体,有润泽口腔,滋润食物,滋养肾精功能。

2生理

唾为肾精所化,肾的经脉上挟于舌本

肾阳气化阴液上腾,输于口腔

3病理意义

多唾或久睡易--耗损肾精

肾阴不足--口干咽燥,欲饮

肾阳不足(阳不足没有热)--唾少,口干而不欲饮

(六)与冬气相通应

1含义:五脏与自然界相通应,肾主冬

2冬季寒冷,自然界万物静谐必藏,肾为水脏,润下藏精为封藏之本

3病理

冬季气候寒冷,水气当旺,素体阳虚,久病阳虚者多冬季发病

阳虚性慢性病易在冬天寒冷时复发

所以冬病夏治,在三伏天艾灸,可以治疗阳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