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的概念、起源与发展
食疗即饮食疗法,又称食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食物的特性来调节机体功能,防治疾病,促进人体健康的一种方法。食疗包括中医理论、中国传统营养学、食物本草、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宜忌等多个方面。
食物不仅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同时也是人类防治疾病的天然“药品”。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提出“药治不如食治”,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合理的食物搭配能提供高级均衡的营养组合,促进细胞营养代谢,为细胞提供强大的能量,帮助功能低下的细胞恢复功能,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基因,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从而有效清除外邪及体内代谢产物,达到治愈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食疗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礼含文嘉》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可见火的发现是人类饮食养生的一大进步。随着陶器的出现和使用,食物的炮制不再局限于“火上炙肉”和“石上燔谷”,烹调方法日益多样化,食物的味道也多种多样。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酒,但最初的酒多为粮食或果实自然发酵而成。殷商大臣伊尹创制了多种烹饪器具,并发明了“汤液”和“羹”,开创了煮食和去渣喝汤的饮食方法。至公元前5世纪的周代,则出现了专门掌管饮食营养保健的“食医”,此后相继出现了酱、醋、糖、豆腐等调料及食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其中《素问·五常政大论》记载:“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仅提出药物治病的原则,而且强调谷肉果菜的食疗养生作用。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病时服桂枝汤后要“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并“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作用的重视。
自隋唐至今,有多本食疗专著陆续问世,如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专论食治,主张“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后《食疗本草》《食性本草》等著作均系统记载了食物药及药膳方。宋代《圣济总录》专设“食治”一门,介绍了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陈直所著《养老奉亲书》,则专门论述了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问题,重点讨论了饮食营养的重要保健作用。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著《饮膳正要》堪称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该书继承食、养、医结合的传统,对健康人的饮食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明代医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纳了谷物、蔬菜、水果类药物余种,动物类药物余种,这些药物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充分体现了“药食同源”的道理。此外,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费伯雄的《费氏食养三种》等著作的出现,使食疗养生这一门学问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如今,食疗作为日常养生行为,早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食材的四气五味与五色
四气指寒、热、温、凉4种属性,五味指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五色指青、赤、黄、白、黑5种颜色。中医认为不同属性、味道、颜色的食物具有不同的作用,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南方赤色,入通于心”“中央黄色,入通于脾”“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因此在调补脏腑之时,应选择相应颜色的食物为宜。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平衡膳食,偏食有害,五味调和才是健康长寿的保证。此外,寒凉伤脾、过热伤津耗气,也不可过食。
(一)四气规律
在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中以平性者居多,可久服常服,基本不会对人体的体质产生影响,如苹果、葡萄、木瓜、甘蔗、枣、桑葚、芋头、黑豆、红豆、白菜、胡萝卜、山药、大米、猪肉等。
温热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胡椒、荔枝、龙眼、榴莲、羊肉、驴肉等,适合恶风怕冷、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完谷不化等实寒或虚寒证者。
寒凉食物,如西瓜、柿子、番茄、香瓜、萝卜、苦瓜、黄瓜、冬瓜、绿豆、海带、虾、蟹、鱼等,适合发热汗出、干燥怕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实热或虚热证者。
(二)五味规律
酸味食物,如山楂、乌梅、石榴、李子、杨梅、芒果等,具有收敛固涩、开胃止汗等作用。
苦味食物,如苦瓜、莴苣、苦菜、百合等,具有清热燥湿、宣泄除烦等作用。
甘味食物,如蜂蜜、饴糖、薏米、南瓜、甘蔗、西瓜等,具有缓急和中、补虚扶正等作用。
辛味食物,如辣椒、葱、姜、紫苏、茴香、砂仁、酒等,具有辛香发散、行气理血等作用。
咸味食物,如大麦、紫菜、海带、蟹、鸭、盐等,具有滋阴润燥、软坚散结等作用。
食疗的基本原则与中医辨证
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食疗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因此也当遵循此原则。
(一)食疗的整体观
整体观认为人体本身及人与自然均是有机整体,进行食疗养生时应注意协调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间的相互关系。
1.调整阴阳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保证,疾病的发生和演变即是阴阳的相对平衡遭到破坏,“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阴虚则热”“阳虚则寒”是疾病的基本病机。食疗养生通过饮食搭配补偏救弊,目的在于调整阴阳,恢复人体阴阳的动态平衡。
2.调理脏腑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协同工作,才能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在协同工作的过程中,一个脏腑发生疾病,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甚至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全身功能降低。饮食搭配可以协调各脏腑之间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恢复机体相互间的生理平衡。
3.因时制宜 四季气候的变化会对人体生理、病理产生一定影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明古人早已认识到顺应四季变化而养生的重要性。春三月,万物生发,养生宜与春气相应,夜卧早起,饮食应以补肝疏散为主;夏三月,万物华实,养生宜与夏气相应,夜卧早起,饮食应以消暑生津为主;秋三月,万物肃杀,养生宜与秋气相应,早卧早起,饮食应以平补清润为主;冬三月,万物闭藏,养生宜与冬气相应,早卧晚起,饮食应以补肾温阳为主。
4.因地制宜《素问·异法方宜论》黄帝问岐伯,为什么同一种病用不同的方法一样可以治愈?岐伯回答:“地势使然也。”并列举出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域居民的生活习惯、体质特征、发病倾向及治疗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各得其所宜”。食疗养生也是如此,应根据不同地域人的体质特征进行食材搭配,如东南沿海潮湿地区宜选择清淡除湿的食材,北方严寒地区宜选择温阳散寒的食材,西北干燥寒冷地带还应搭配生津润燥的食材。
5.因人制宜 人是独立的有机整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人体气血的盛衰与年龄、性别、生活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饮食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搭配。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生机旺盛,饮食易伤脾胃,故应选择健脾消食的食材搭配为主;老年人多气血不足,阴阳渐衰,机能减退,应选择易于消化而补益的食物,慎食难消化及寒凉的食物;阳盛阴虚者应选择清凉生津的食物;阴盛阳虚者应选择温阳散寒的食物;气虚者宜补气;血虚者宜补血;妇女有经孕产乳,屡伤于血,血常不足,平时饮食应以补血为主,经期及孕期宜补肾养血,慎食寒凉及滑利动胎之物,产后气血亏虚、乳汁不足,应以益气养血、通乳为主。
(二)食疗的中医辨证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指导原则,该原则认为疾病是动态变化的,临证治疗时不仅要辨清疾病的寒热虚实,还应考虑病因、体质、气候等因素。同理,食疗养生也应该辩证施膳,根据具体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材搭配,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临床病症可粗略分为寒证、热证、虚证和实证4种。如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属寒证;口渴喜冷,身热汗出,舌红苔黄,脉数属热证;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属虚证;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脉实有力属实证。根据中医“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属寒者宜选择温热性质的食材;属热者宜选择寒凉性质的食材;属虚者以其气血阴阳不同之虚,分别选择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食材;属实者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选择相应的祛邪食材,如清热化痰、利水祛湿、活血化瘀等。辩证施膳还应考虑气候、体质等特点。如春夏宜食清淡,少食辛辣;秋冬宜食滋润温热,少食寒凉;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食清淡祛湿之品;形体消瘦之人多血亏津少,宜食滋阴生津之品,等等。
此外,中医还认为疾病有同而不同、不同而同的特性,同而不同是指疾病的种类相同而证候不同,不同而同是指疾病的种类不同而证候相同。辩证论治的特点在于疾病的证候而不是种类,因此相同的证候可以使用相同的治疗方法,而相同的疾病可能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此原则同样适用于食疗养生,如患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子宫下垂证属中气下陷者,都可以选用黄芪、党参、茯苓等食材补中益气;而胃痛有伤食、伤寒、肝气犯胃、脾胃虚寒等不同,应分别选择消食去积、温阳散寒、疏肝和胃、健脾温胃的食材。
体质学说与食疗
人体体质由先天遗传、后天获得所决定,与心理性格、生存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个体体质的不同,表现为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差异,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治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因此,对体质的辨识不仅有助于分析疾病的发生和演变,而且能为食材搭配提供思路,提高食疗养生的效果。
(一)和平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型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灵敏,唇色红润,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劳、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短气懒言,精神不振,容易疲乏,易汗出,舌淡红,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疾病,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等外邪。
(三)阳虚质(C型)
总体特性: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内向、沉静。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疾病,感邪易从寒化。
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四)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型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干咽燥,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
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疾病,感邪易从热化。
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易感暑、热、燥邪。
(五)痰湿质(E型)
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型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胸闷,痰多,口黏腻或发甜,喜食肥甘,苔腻,脉滑。
心理特征:性格温和、稳重,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疾病。
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重环境适应能力差。
(六)湿热质(F型)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以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湿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爽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容易心烦急躁。
发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热淋等疾病。
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七)血瘀质(G型)
总体特征:血行不畅,以肤色晦黯、舌质紫黯等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胖瘦均见。
常见表现: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心理特征:易烦,健忘。
发病倾向:易患癓瘕及痛症、血症等。
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
(八)气郁质(H型)
总体特征:气机郁滞,以神情抑郁、忧郁脆弱等气郁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型多偏瘦。
常见表现: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敏感多虑,情绪不稳。
发病倾向:易患脏躁、梅核气、百合病、郁证等疾病。
适应能力:不适应阴雨天气,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
(九)特禀质(I型)
总体特征:先天失常,以生理缺陷、过敏反应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过敏体质者一般无特殊;先天禀赋异常者或有畸形,或有生理缺陷。
常见表现: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鼻塞、喷嚏等;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
心理特征:随禀赋不同情况不同。
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患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
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容易对外界环境因素产生过敏,易引发宿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