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小便实大便”,这句充满智慧与技巧的医学格言,源于古代医者对于水湿泻病症的深刻洞察。水湿泻,往往由体内湿气过重、水液代谢失衡所致,表现为大便稀薄如水,甚至夹杂未消化食物。此时,医者便需运用整体关联思维,从“利小便”这一独特的角度切入,以期达到“实大便”的治疗目的。“利小便”,即通过调整水液代谢,使小便通利,从而减轻体内湿气。这一方法背后的逻辑在于,人体内的水液代谢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小便通利有助于排出多余水分,恢复体内环境的稳定。而“实大便”,则是指通过调整水液代谢,改善大便稀薄的症状,使之变得稠厚成形。这一治疗方法虽然颇具智慧,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需要医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尺度。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都有所不同,所以“利小便”的力度、速度都需要因人而异,这就考验着医者的医术与智慧。有些医者可能侧重于通过药物利尿,有些则可能通过调整饮食、生活习惯来达到目的。但无论如何,其目的都是为了恢复患者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从而改善大便稀薄的症状。总之,“利小便实大便”这一治疗方法,既体现了古代医者对水湿泻病症的深刻认识,也展示了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智慧与技巧。而我们在学习和应用这一方法时,也需不断体悟其背后的整体关联思维,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兹对此加以分析探讨。
泄泻的病机
泄泻,这一古老的病名,至今仍在中医临床中占据一席之地。它指的是大便质稀、次数增多,如古人所言,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而势急者为泻。尽管二者略有差异,但现代医学已将这两者统称为泄泻。其背后所隐藏的根本问题,在于大肠内的水分过多。这一病理状态的形成,关键在于脾虚湿盛。脾脏,被誉为后天之本,其运化功能贯穿人的一生。根据《内经》的论述,脾脏不仅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化为精微物质并输送到全身,还负责运化水液,吸收、转输和布散体内的水分。因此,当脾脏功能减退时,水液代谢便会失衡,导致水湿停留。当水湿停于皮下,则可见水肿;若下趋肠道,则会出现泄泻。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圣济总录》亦指出:“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除了脾脏,泄泻的形成与小肠、大肠也有密切关系。小肠被誉为“受盛之官”,能够泌别清浊,即将食物残渣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并吸收清之水谷精微,将浊之食物残渣传输至大肠。而大肠则作为“传导之官”,负责吸收食物残渣中的多余水分后排出体外。这一系列过程都需要脾脏的运化功能来协调。
湿与泄泻之间的关系密切,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湿盛则濡泄。”同时,《难经》亦指出:“湿多成五泻。”而《医宗必读》则强调:“无湿不成泻。”湿的来源既有内湿,也有外湿。内湿多因脾虚失运而生,而外湿则多因受潮湿气候或环境影响。由于湿邪与脾脏相通,外湿容易困脾,束缚脾运,进而又可产生内湿。因此,在治疗泄泻时,中医强调健脾祛湿的重要性,旨在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泄泻的目的。
“利小便实大便”的解读
“利小便实大便”这一观点,源自张仲景的医学实践,后经历代医家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成为中医泄泻治疗的重要原则之一。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均有提及,指出在特定情况下,通过利小便的方法可以调和肠胃,达到止泻的效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认识到泄泻与小便之间的关系,即通过调节小便的排泄,可以影响肠胃的功能,进而实现止泻的目的。张仲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是《内经》中的相关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的“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为利小便实大便的治疗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王冰对此注解道:“治湿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治也。”这一注解进一步明确了利小便在治疗湿病中的重要性。众多医家对利小便实大便的治疗方法表示认同,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如王叔和在《脉经》中提到的“关上脉伏,有水气溏泄,宜服水银丸,针关元,利小便,止溏泄便止”。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阐释了下焦分清浊的功能,指出在泄泻时,通过利小便可以分其气,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朱丹溪在《金匮钩玄》和《丹溪治法心要》中均强调了治疗泄泻时利小便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治疗湿病的必要手段。《景岳全书》更是明确指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这一观点总结了利小便实大便在治疗泄泻中的核心地位。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列出的治泻九法中,淡渗一法即通过利小便来达到止泻的目的。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的“开支河”一法,也是通过利小便来调和肠胃,治疗泄泻的有效手段。综上所述,利小便实大便作为中医泄泻治疗的重要原则,历经张仲景的实践和历代医家的深入研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中医对泄泻病因病机的深刻认识,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泄泻的过程中,健脾与祛湿两大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健脾的目的在于助运,从而截断生湿之源,这是从根本上预防湿邪滋生的关键。而祛湿,则需采取燥湿、化湿、利湿等多种方法,将水湿彻底清除,恢复身体的正常水液代谢。遵循给邪找出路、因势利导的原则,利湿成为了祛湿最为直接且有效的方法。其中,“利小便实大便”便是一种利湿的方法,它通过对进入小肠的水进行泌别分流,使更多的水分流向膀胱,而减少流向大肠的量,从而实现利湿的目的。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分利法,其原理类似于疏导河流,使水流畅通无阻。在温病学中,对于湿热弥漫三焦的情况,常常采用一分消走泄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主要是使用淡渗利湿的药物,通过利尿的方式使湿邪排出体外,进而使热邪失去依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说:“若湿阻上焦者,用开肺气,佐淡渗通膀胱,是即启上闸,开支河,导水气下行之理也。”这充分说明了利湿在祛湿中的重要性。此外,《温病条辨》也强调了利湿在治疗泄泻中的重要性,提出“急开支河,俾湿去而利自止”的观点。这意味着通过利湿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体内的湿邪,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综上所述,治疗泄泻需要处理好健脾与祛湿两大问题,而利湿作为祛湿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合理的利湿治疗,可以恢复身体的正常水液代谢,从而达到治愈泄泻的目的。
“利小便实大便”的应用
水湿泻,此病症名,多见于急性起病,泻势迅猛,故又名暴泻、暴注。其症状表现为大便水分丰富,小便量却显著减少,肠鸣音亢进,腹部并无明显痛感,舌苔呈白色,脉象濡细。对于这一病症,治疗多推崇使用胃苓汤,此汤剂为平胃散与五苓散的精妙组合。平胃散,源自《和剂局方》,内含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等药材,其功效在于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而五苓散,则出自《伤寒论》,由茯苓、猪苓、白术、泽泻、桂枝等药材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效,主治膀胱蓄水证。当两者相结合,其效用更是显著,可祛湿和胃、行气利水。《景岳全书》中对于水湿泻的辨治方案尤为详尽:“利水之法,法有不同。如湿胜无寒而泻者,宜用四苓散、小分清饮等方剂,旨在分清浊水;如湿挟微寒而泻者,则宜用五苓散、胃苓汤等方剂,以微温之力利水;如湿热在脾,热渴喜冷而泻者,则需用大分清饮、茵陈饮、益元散等方剂,以祛除湿热。”历代医家在治疗水湿泻时,方法灵活多变。例如,《苏沈良方》中记载,欧阳修曾患暴泻之症,国医束手无策,后服用其夫人在街市购买的止泻药,竟一服而愈。询问得知,此药仅用车前子一味,以米汤送服。《罗氏会约医镜》中的淡渗汤,以苍术、厚朴、白芍、甘草等多味药材组成,主治新病水泄、小便短少而黄者,其疗效显著。《串雅内编》中的分水神丹,以白术、车前子为主药,煎服治疗水泻。《寿世新编》中的立止水泻方,用车前子、泽泻、姜厚朴等药材,为末冲服,对水泻有良好疗效。此外,还有采用茶剂治疗水泻的方法,如陈茶叶配生姜,或绿茶配粳米、干姜、食盐,或细茶配老柚壳,煎汤代茶饮,既可补充因水泻丢失的水分,又因茶叶的利尿作用,进一步促进水分的排出。在《景岳全书》中,关于泄泻治疗的宜忌被详尽而精准地阐述。书中提到,对于急性泄泻、形体强壮、酒湿过度或饮食不慎、实热闭涩以及小腹胀满、水道痛急的情况,分利之法是适宜的。然而,对于病程已久、正气不足、脉证多寒、形虚气弱以及口干但非渴而不喜冷的患者,分利之法则不宜使用。这是因为在这些情况下,泄泻并非由水湿过多引起,而是由于火不足或气不行。若误用分利之法,不仅无法治愈泄泻,反而会进一步损伤正气,加速病情恶化。一般而言,新泻不宜固涩,久泻不宜分利,这是泄泻治疗的基本原则。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医学入门》提出了一个与之不同的观点,即久泻亦可适度分利。这是因为泄泻往往会伴随着湿邪的生成,适度分利有助于消除湿邪,使大便恢复正常。当然,久泻的治疗重点仍然是消除生湿之源,但在湿邪已生成的情况下,适度分利无疑是有益的。
实际运用中,对“利小便实大便”的理解与把握还是不尽一致。总体说来,对于久泻用渗利大都持慎重态度,但也有一些相关的尝试与经验值得借鉴,如《和剂局方》治疗脾虚泄的参苓白术散中,茯苓、薏苡仁在健脾的同时还可渗利水湿。当代山东中医陆永昌以“温补命火以生土,暖脾固肠以止泻”为思路,自拟治疗慢性泄泻方(党参、白术、白扁豆花、焦山楂、补骨脂、神曲、泽泻、吴茱萸、五味子、白芍、诃子、木香、砂仁、甘草),其中的泽泻即意在渗利。辽宁中医胡星垣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据,拟方(瓜蒌壳、杏仁、枇杷叶、知母、天花粉、橘红、竹茹、滑石、桑皮、通草)治疗五更泄,所用的滑石、桑皮、通草均有渗利水湿之用。上海中医陈耀堂有一通用方(藿梗、苏梗、大腹皮、通草、苍术、白术,茯苓、白芍、赤芍、川朴、木香、谷芽、麦芽、炙甘草),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泄泻。本方实由《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加减而成,方中的大腹皮、茯苓体现的也为分利之意。
有学者对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药理学机制进行研究,发现与所用药物直接或间接的抗菌、抗病毒、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对抗细菌及其所引发的炎症,进而促进肠道机能恢复,达到治疗效果。还有学者对“利小便实大便”法的病理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发现渗利药与化学利尿剂的作用是不同的,其并非是单纯通过利尿来达到实大便的目的,而是可能通过干预渗透压调节点及小肠的内环境,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系统,降低细胞内cAMP(环磷酸腺苷)的浓度,使得隐窝细胞分泌减少,促进钠离子和氯离子吸收,从而使肠腔内水分减少,进而实现止泄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泄泻重在祛湿,而利小便看似非直接,实则最便捷。对于新泻、暴泻用之尤为贴合,久泻、缓泻用之亦可,只是需要把握好分寸。如此说来,“利小便实大便”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泄泻治疗的一个重要思路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