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秋凉风起,如何吃才养生中医中药 [复制链接]

1#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7日讯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是秋令之始。每年当太阳到达黄经°时,8月7日或8日为立秋。立秋标志着季节转换的开始。

暑去秋来,立秋过后,我国多数地区仍然暑气未消,呈现高温状态,尤其是南方还是夏暑之气象,因此在中医理论下,将立秋起的日子称为“长夏”。但昼热夜凉的状态日趋明显。“一场秋雨一场寒”,立秋之后,随着每一场降雨的来临,温度也逐渐下降。立秋既是一个时间点,也是一个时间段。中国传统将立秋的十五日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形象的描绘了立秋之后,天渐凉的景象。

立秋在二十四节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在《吕氏春秋·孟秋纪》就记载:“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於西郊”,除了各类活动和仪式外,在饮食上人们也十分重视立秋,如“咬秋”“贴秋膘”等。

齐鲁医家黄元御《四圣心源·元滑苓甘散》中记载:“新秋变序,暑退凉生,肺府清爽,精力如初,不遇风寒,未尝为病”,暑夏消退,秋凉渐生,随着立秋的到来,暑热、暑湿消退,肺腑气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夏之繁茂,秋当平之,秋令肃降,昭示丰收,人体亦顺应节气之变,当奉行养收之道。在中医学中,按照五行划分的规律,秋季与肺脏相对应。立秋是夏秋更替的节点,适交秋令,肺脏清肃之气,与自然界节气相适应。

立秋养生原则有哪些?

立秋之时,夏秋交替,暑气未消,秋凉渐起物苏气升,人身肺脏清气肃降,奉行养收之道,以顺应节气变化。如不加以养生调理,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咽炎等肺系疾病,泄泻、痢疾等胃肠疾病及郁证等情志病证,一些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病情也容易在秋季加重。

立秋的摄生要遵循时令特点,顺时调摄奉行养收之道,应当眠睡有时,穿着有度,食饮有节,情志顺畅。

立秋后作息规律应遵循“早卧早起”的原则,在晚上21点左右睡下,早晨5点左右起床。立秋后,秋凉渐起,切莫贪凉,夜晚开窗,当避免着凉。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立秋之后,气温逐渐下降,人体从夏季过渡到秋季,不要见冷就加衣太多。立秋之时气温并未完全降下来,常常出现高温天气,民间谓“秋老虎”,立秋阳气减而未弱,阴气生而未盛,不必过度穿着。

《千金食治》载:“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确立秋季的饮食原则,少食辛辣之味,多吃酸味食物。立秋的饮食除遵循秋令“省辛增酸”的通则,还要慎食生冷,《寿世传真·秋三月》“勿食生冷,以防痢疾”,从唐宋时起,有立秋之日服食赤小豆预防痢疾的风俗。立秋时节人身肺气肃降,增加酸味食物,能够收敛肺气,减少辛味食物,恐辛味助金克木,令肝受病。经过了漫长夏季的消耗,要适当补益,“立秋到,贴秋膘”,食用适量肉类,增强体质。

立秋之后,气候、物候发生变化,肃杀之气,“悲秋”之情,郁证多发,遵循“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原则,收敛情绪,平和处之。

立秋如何饮食养生?

谷类:小麦、糯米、燕麦、核桃、芡实、莲子、赤小豆。

果类:梨、苹果、甘蔗、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香蕉。

菜类:冬瓜、藕、西红柿、荸荠、茭白、萝卜、南瓜、小白菜、卷心菜。

肉类:猪肉、牛肉、鸡肉。

其他:木耳、栗子、桂圆、蜂蜜、鸡蛋、豆腐、百合。

适宜药材(药食同源)推荐

百合: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红小豆: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酸,性平。归心、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白果: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苦、涩,性平;有毒。归肺、肾经。功效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龙眼肉: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味甘,性温。归心、脾经,功效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莲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功效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山东境内各湖泊、水湾等均产。

苦杏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功效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山东境内各地均产。

阿胶:本品为马科动物驴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味甘,性平。归肺、肝、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山东省道地药材,聊城、济南等地均为其道地产区。

药膳食疗方推荐

1.百合杏仁枇杷粥(2人量)

食材:鸭梨1个,杏仁12克,百合、枇杷果各15g,粳米30g,蜂蜜适量。

做法:鸭梨、枇杷果去皮及内核,杏仁去心及外衣,捣碎。百合、洗净。砂锅中放入清水,加入糯米、杏仁、百合、枇杷果、鸭梨,大火开锅,转中火20分钟左右。

功效点评:滋阴润肺,降气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

小贴士:若无鲜品百合,以干百合,浸泡半小时后使用。

2.芡实藕粉羹(2人量)

食材:芡实30克,藕粉30克。

做法:芡实放入锅中炒黄研粉,加藕粉拌匀,每次取混合粉30克,加适量冰糖,用水煮成糊。

功效点评:健脾止泻。适用于秋令湿伤脾胃泄泻者。

小贴士:可增加芡实、藕粉用量,混合制备点心服食。如加入去心莲子效果更佳。

3.薤银杏炒鸡丁(2人量)

食材:鸡肉克,白果克,蛋清2个,葱、盐、糖、淀粉、植物油适量。

做法:将鸡肉切成1.2公分见方的小丁,放在碗内,加入蛋清、盐、淀粉拌和上浆。白果去壳,下热油锅爆至六成熟捞出,剥去薄衣,洗净待用。将炒锅烧热,放入植物油,待油烧至六成熟时,将鸡丁下锅用锅铲划散,放入白果炒匀,熟后倒入漏勺内沥油。原锅加入少许油,放人葱段开锅,加入料酒、盐、味精,倒入鸡丁和白果,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成。

功效点评:降气定喘,缩尿止带。适用于咳嗽、哮喘,小便频数及女子带下。

小贴士:可以猪油代替植物油,润肺滋阴效果更佳。

4.人参莲子汤(2人量)

食材:白人参10g,莲子15枚,冰糖30g。

做法:将白人参与去心莲子肉置于碗内浸泡至透,再加入冰糖,隔水蒸1小时左右,人参可连用三次,第三次同人参一起吃完。

功效点评:补气健脾,养心补肾,适用于气虚脾弱,气血生化不足者。

小贴士:气阴两虚者,也可以西洋参代替人参。

5.黄精煨肘子(2人量)

食材:猪肘克,黄精20克,大枣15克,葱、姜、盐适量。

做法:黄精洗净切薄片,用纱布装上扎口,大枣洗净去核。猪肘子刮、洗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洗净。姜、葱拍碎,待用。砂锅内加水,放入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2~3小时。

功效点评:滋补气血,健脾和胃,适用于气血亏虚者。

作者姚鹏宇来源山东省老年病协会、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中医药传承创新联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