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阿百年堂阿胶文化苑名医像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2757.html

刘完素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金元四大家”之中排名第一。

撰有《运气要旨论》、《精要宣明论》等。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故治法上多用寒凉药,并创制了不少治疗伤寒病的方剂,对后世温病学说有所启发。为中医学各学派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著作收录之阿胶应用方剂五则,涉及润肺、补血补气之功效,与寒凉之物搭配入药,相得益彰,常有奇效,是余年前辩证施药的第一大家。

刘完素提出了使用寒凉药物治疗传染性热病的主张,人们称他做寒凉派。他认为处方用药,要因人而异,应视病人的身体状况、所处的环境和疾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药,不可一成不变。

刘完素著作《宣明论》多处使用阿胶治疗病症:《宣明论》卷九:知母茯苓汤;卷十:阿胶梅连丸;卷十一:阿胶丸、伏龙肝散丸、枳实槟榔。《宣明论方》,是根据《内经》解释病源,其有独特之处。

名称:阿胶丸。

组成:阿胶6分,鳖甲6分,续断5分,龙骨1两,芎6分,地胆4分,鹿茸5分,乌鱼骨8钱,丹参6钱,龟甲1钱。

出处:《宣明论》卷十一。

主治:妇人血崩不止,或结作片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艾汤送下,1日3-4次。宜先服伏龙肝散,再服本方。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方中阿胶用量原缺。

阿胶梅连丸。《宣明论》卷十。中医方剂著作,金代刘完素撰。

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医家。

士铎平生好学,博采诸家之长,喜爱著书立说,其著作之丰,当为浙中之佼佼者,堪称著述等身。

其著作《辨证录》最为著名,收录阿胶方剂5则,涉及内、外、儿、妇等科,多年前的明清时期,阿胶应用已甚是广泛。

就陈士铎的学术思想的特点而言,其最突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医学理论方面,善于继承,并勇于创新;二是临证重视辨证;三是组方用药偏重温补;四是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色彩。

陈士铎道家思想浓厚,崇尚养气,气不足则补之,补气之物,以人参、鹿茸、阿胶三物为最。在其所留方剂中,除了人参外,阿胶运用也很多。如“润燥安胎汤”。

润燥安胎汤。《辨证录》卷十二。清·陈士铎述。成书约为年。

名称:润燥安胎汤

组成:熟地1两,山茱萸5钱,益母草2钱,*芩1钱,麦冬5钱,生地3钱,阿胶2钱,五味子2分。

出处:《辨证录》卷十二。

功效:补肾添精,兼补肺清热。

主治:妊妇怀妊至3-4月,水虚,自觉口干舌燥,咽喉微痛,无津以润,以致胎动不安,甚则血流如经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戴元礼,名思恭,字符礼。浙江金华人。明初金华名医,朱丹溪弟子,丹溪学派代表性人物。

著作有《证治要诀》十二卷;《证治要诀类方》四卷;《推求师意》二卷;以及校补《金匮钩玄》三卷。

戴元礼所使用过的阿胶方剂收录于《证治要诀类方》一书中,涉及肺燥、肠胃不适和筋骨劳损等,除传承前人之外,是阿胶在更新领域应用的开创者。

戴元礼得到朱丹溪学术真传,在继承中对丹溪未竟之论予以补充、发挥。其所著《推求师意》一书,本着其师朱丹溪之道,予以研究阐发,发挥老师未竟之意。身为朱丹溪弟子,对丹溪心法领悟最深。

戴元礼取《证治要诀》中各门病症所引诸方,分为汤、饮、散、丸、丹、膏六类,简要地说明所列诸方的主治、配伍及服用法等。

参粟汤。《证治要诀类方》卷一。明·戴元礼撰。

名称:参粟汤

组成:人参、款冬花、罂粟壳(醋炙)各等分。

出处:《证治要诀类方》卷一引《局方》。

主治:久嗽,脾胃如常,饮食不妨者。痢疾气虚。

用法用量:水煎,加阿胶1钱,乌梅1枚,临卧服。

龚延贤(年-年),一作应贤,字紫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明金溪霞澌龚家(今合市乡龚家)人。医院吏目,素有“医林状元”之称。

他著的《寿世保元》一书,至今仍被中医界、养生界视为必读经典著作。书中收录的阿胶方剂,为阿胶妇科滋补方剂的代表,至今广为沿用。

左面:龚氏辨证重脉诊,论病首言脉法,认为脉明则病理自明。其在多本著作中,均开卷首言脉理,在论述每一病症时,亦先明脉象,辨明脉之生克,才能于病之轻重了若指掌。

龚廷贤晚年编撰《寿世保元》中,对女科病症有颇多涉猎,尤其对于阿胶的滋补气血之效应用广泛。

名称:四物补经汤

组成:香附6分,当归6分,白芍6分,熟地*5分,川芎5分,*耆4分,白茯苓4分,白术4分,*芩4分,玄胡索4分,陈皮4分,砂仁3分,小茴3分,人参3分,阿胶3分,沉香3分,吴茱萸3分,粉草3分。

出处:《寿世保元》卷七。

主治:妇人25-26岁,血海虚冷,经水不调,或时小腹疼痛,或下白带如鱼脑髓,或似米泔,不分信期,每日淋漓不止,面色痿*,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目眩。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心热服。

制备方法:上锉。

李梴(chn),字建斋,南丰(今属江西)人。明嘉靖年间名医。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

著有《医学入门》九卷,专门为初学中医者而撰,内容论医学之基础理论、针灸、本草、各科证治。通俗易懂,广为传颂,为中医初学者必读之书,余年来惠人无数。最远曾流传到越南。

书中录有阿胶方剂10则,为民间常用方中整理而出,是阿胶应用的普及做出了突出贡献。

李梴倡导用理智和养生之道来驾驭生命,这样就可使难消的人欲自消而心神清静喜悦。到达这种境界时,你虽不求心神清静也会自然清静。这就是李梴所谓的用无私或少私的思虑以养神静心的道理。

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运用阿胶之处有七方,每一方皆有其独到之处。卷八“二陈芎归汤”、卷七“苍榆汤”、“加味固本丸”等,对于阿胶等药材的功用掌握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二陈芎归汤。《医学入门》卷八。明代李梴编著

名称:二陈芎归汤

组成:半夏5分陈皮5分赤茯苓5分,甘草5分人参5分,阿胶5分五味子5分,细辛5分,白芍1钱,川芎1钱,当归1钱。

出处:《医学入门》卷八。

主治:虚劳少血,津液内耗,心火炎肺。咳嗽咯血,及血不荣肌肉,动则毛寒咳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

楼英(年-年),字全善,一名公爽,浙江萧山人。明代医家。善于治疗肺痿咳血,因妙手回春的医术被当时的百姓称为“神仙太公”。

著有《医学纲目》四十卷,于阿胶治疗寒热疟疾亦涉猎颇多,卓有成效,计有阿胶为主药的应用方剂2则,加减之方数十则。此为多年前阿胶治疗寒热疟疾的最早尝试。

提出诊病“必先分别血气、表里、上下、脏腑之分野,以知受病之所在;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的中医原则。重因人、因病、因时而异,施以药疗、理疗、针疗等法。

仲景详外感于表里阴阳,丹溪烛内伤于血气虚实,东垣扶护中气,河间推陈致新,钱氏分明五脏,戴人熟施三法。

——(楼英《医学纲目》自序)

名称:经效截疟丹.《医学纲目》卷三十九。楼英编撰。嘉靖四十四年().

组成:阿胶(汤泡,研)2钱半,雄*2钱半,朱砂1钱半。

出处:《医学纲目》卷三十九。

主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人参汤候冷送下。瘴疟,桃枝汤冷服。临发时,磨1丸涂鼻口畔。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孙文胤,字薇甫,号在公。新安县(今安徽)人,明末医家。

著有《丹台玉案》、《先天脉镜》,现均有刻本行世。

《丹台玉案》收录阿胶方剂17则,涵盖病症很是广泛,乃明末之前历代阿胶入药经验之集大成者。

八卦举症歌(节选)

艮宫属肾经。梅花甚不仁。若加紫黑色。八日落牙根。

震宫乃肝木。宜大不宜三。如品如串样。十四日归山。

充宫属肺金。更多我不惊。若还无空地。胸背反相因。

孙文胤在《丹台玉案》卷二中提到,阿胶,滋血润燥之物,善解血虚至阴之邪;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遂有“和血理气散”一方流传后世。

和血理气散,《丹台玉案》卷五。明·孙文胤撰

组成:当归、白鸡冠(花子)、白芍(各一两),木香(三钱),熟地、香附、人参、阿胶(各五钱),侧柏叶(炒黑)、蒲*、(炒黑各六钱)。

出处:《丹台玉案》卷五。明·孙文胤撰。刊于年。

主治:产后忽然下血成片。相似崩漏。

用法及用量: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岳甫嘉,字仲仁,号心翼,妙一斋主人,江苏兰陵人。明朝著名医家.

著有《妙一斋医学正印种子编》十六种。以“天地好生之德”为准绳,着重论述影响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的治疗论述。

书中所载阿胶方剂除针对妇产科病症之外,另有部分治疗男性不育的方剂留存,这是年前关于阿胶治疗男性不育的最早期记载。

岳甫嘉说:“今之谈养生者,多言采阴补阳,久战不泄,此为大谬。肾为精之府,凡男女交接,必扰其肾,肾动则精随之而流……纵有能忍者,亦必有真精数点,随阳之痿而溢出,此其验也”。

《医学正印子编·男女科》中提到,女子不孕与月事休戚相关,月经不调多源于气血亏虚,阿胶乃补血上品,调理气血不可缺。

名称:经验调经种子丸。

组成:香附半斤,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白芍药(酒炒)2两,麦门冬(去心)2两,川续断(酒洗)2两,条芩(酒炒)2两,牡丹皮2两,白茯苓2两,杜仲(盐水炒断丝)2两,白术(陈壁土炒)2两,牛膝(酒洗)2两,人参(去芦)2两,阿胶(蛤粉炒)2两,小茴香(炒)1两,艾叶(醋煮,捣烂作饼,新瓦烙干,研末)1两,怀熟地4两,黑豆(炒去壳)49粒。

出处:《医学正印》卷下。

主治:妇人不孕,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白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张时彻(1年—年),字维静,号东沙,明朝鄞县布*张家潭村(今属浙江宁波古林镇)人。曾为福建参*,官至兵部尚书。

因己多病而所集之方甚多,日久成帙,辑成《摄生众妙方》。内载阿胶方剂5则,涉及呼吸科、妇科、消化科,皆为最常用之方,之后余年广为流传。

《摄生众妙方》汇辑诸方分为通治诸病、危病、补养、诸风、伤寒、感冒等47门。各门因病证列举有效成方。另撰《急救良方》二卷,与《摄生众妙方》合刻问世。

《采葛篇》(节选)

种葛南山下,春风吹葛长。

二月吹葛绿,八月吹葛*。

腰镰逝采掇,织作君衣裳。

君恩当断绝,叹息摧中肠。

中肠日以摧,葛叶日以衰。

愿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名称:百子附归丸

组成:真阿胶2两,蕲艾叶2两,当归2两,川芎2两,怀庆熟地*2两,白芍药2两,香附12两。

出处:《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功效:调经养血,安胎顺气,种子。

主治:阴阳不利,气血不足,不孕,胎前产后,月事参差,有余不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丸,空心陈米醋点沸汤送下,日1次。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大陈石榴1枚,连皮捣碎,东流水3升熬去滓,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龚信,生卒不详,字瑞芝,号西园,江西金溪人。龚廷贤之父。精于医术,医院医官.

著有《古今医鉴》16卷,经廷贤整理刻行于世。收录阿胶方剂23篇,涉及各科病症,集古今阿胶应用之大成,年来惠及后人无数。

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古今医鉴》中提到,*连清热解毒,赤茯苓补养气血,阿胶润肺,三者合一制成“抑心清肺丸”,治疗虚劳、肺热之症。

抑心清肺丸。《古今医鉴》卷七。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

名称:抑心清肺丸

组成:*连3两,赤茯苓3两,阿胶2两。

出处:《古今医鉴》卷七。

主治:虚劳,肺热咯血咳嗽,兼治血痢。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后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水熬阿胶和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连、苓有降心火之功,阿胶具保肺金之力,则嗽除血止而病自愈矣。

缪希雍(年-年),字仲淳,号慕台。明朝医学家.

博涉各种医书,尤精本草之学。著有《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医学传心》、《神农本草经疏》、《本草单方》等。

缪希雍平生善用清凉甘润药物疗病,主张“变而通之”。阿胶作为祛除淤浊之中医圣药,是缪希雍唯一大加推崇的非清凉之药。在其书中单独收录阿胶方剂3则,并有专文详加论述。

左面:缪希雍提出其与瘟疫之邪均从口鼻而入,认为口鼻为肺胃之门户,“手阳明经属大肠,与肺为表里,同开窍于鼻;足阳明经属胃,与脾为表里,同开窍于口,”“凡邪气之入必从口鼻”。

右面:《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运用阿胶之方有三。卷二“加减正元丹”、“琥珀丸”、“先期丸”。表现缪希雍出临床心得及其验案、效方,并能从中总结一些病症的治疗规律和大法。

右面:

琥珀丸。《广笔记》卷二。《医学广笔记》。明·缪希雍撰。

名称:琥珀丸

组成:延胡索6钱,怀熟地8钱,当归身6钱,川续断(酒洗,炒)6钱,川芎6钱,川牛膝5钱,人参5钱,沉香5钱,乳香5钱,没药(去油)5钱,真阿胶(蛤粉炒)8钱,辰砂(水飞)5钱,大附子5钱,五味子5钱,金钗石斛6钱,肉苁蓉8钱(酒洗),琥珀5钱,珍珠(上上者)5钱。

出处:《广笔记》卷二。

功效:下胎衣。

主治:妇人生产艰难,血晕。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桂圆大,以好辰砂飞过为衣,蜡服丸。

王肯堂(年-年),字宇泰,号损庵,江苏金坛人,明朝万历进士。

王肯堂是一位全面发展的著名医学家,他的《证治准绳》分杂病、类方、伤寒、疡医、幼科、女科,故亦称《六科准绳》,为后世医家所重,是集明代以前医学之大成的不朽巨著。

《证治准绳》共收录阿胶方剂12篇,每科皆有对应,较之前辈医家著作,阿胶运用日臻系统化。

妊娠胎动不安者,由冲任经虚,受胎不实者……有因母病而胎动者,但治母病,其胎自安。有胎不坚固,动及母疾,但当安胎,其母自愈。——《证治准绳.女科》。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多次提及阿胶为主的处方,用来治愈女科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如《准绳·伤寒》卷五中所载“阿胶散”,主治咳嗽肺虚。

阿胶散。《准绳·伤寒》卷五。明·王肯堂撰。刊于年。

名称:阿胶散

组成:薯蓣1两,阿胶(炒)1两,五味子1两,麦门冬(去心)1两,白术1两,干姜(炮)2钱,桂枝2钱,杏仁(去皮尖)3钱。

出处:《准绳·伤寒》卷五。

主治:伤寒汗下后,咳嗽肺虚,声音嘶败者。

用法用量:每服7钱,水2盏,加乌梅肉1钱,同煎服。

制备方法:上锉细。

吴有性(年-年),字又可。吴县东山人。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

吴有性撰写的《温疫论》一书,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

书中所载阿胶方剂在近年前就已将阿胶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治疗,开启阿胶应用新篇章。

“夫疫者,感天地之戾气也。戾气者,非寒、非暑、非暖、非凉,亦非斯是交错之气……六气有限,现在可测,杂气无穷,茫然不可测,专务六气,不厌杂气,岂能包括天下之病欤”?

吴有性在《温疫论》中的处方桃仁汤,以阿胶为主要药物,专用来治疗疫邪干扰血分所致的溺血。全方纯从血分入手,对治疗疫邪干扰膀胱血分而引起尿血等具有一定作用。

桃仁汤。《瘟疫论》卷上。吴有性于崇祯十五年()撰成

组成:桃仁3钱(研如泥),丹皮1钱,当归1钱,赤芍1钱,阿胶2钱,滑石2钱。

出处:《瘟疫论》卷上。

主治:疫邪干扰血分所致的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加减:小腹痛,按之硬痛,小便自调,有蓄血也,加大*3钱

徐春甫(年-年),字汝元(或作汝源)号思鹤,又号东皋。明代著名医学家。

他一生著述甚丰,有《妇科心镜》、《螽斯广育》等著作,其中以《古今医统》影响最大。全书共卷,万字,是我国现存的十大医学全书中最早问世者。

该书涉猎广泛,录有阿胶方剂14则,主要针对较为典型的润肺、补气血之功效,为后世广为引用,影响深远。

他主张良医、必须兼通针灸与药物,认为用药不可泥古,反对始无见理之明,终无应变之巧的医风,强调惟执方以待病,不诊侯以裁方。他勤勉从医,学有建树。对医学史留有深远影响。

徐春甫所著《医统》中对于阿胶的使用甚广:卷三十六中“*连枳壳汤”;卷七十四中“樗皮丸”等14处处方运用阿胶为主药。主治血崩、结阴便血、气逆喘急、妊娠出痘等疾病。

樗皮丸《医统》卷七十四。徐春甫撰。嘉靖三十五年()

名称:樗皮丸

组成:臭樗皮(微炒)1两,酸石榴皮1两,*连1两,阿胶(炒)1两,艾叶3分(微炒)。

出处:《医统》卷七十四。

主治:痔漏下血及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张景岳(年-年),又名介宾,字会卿,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医学家。

代表作《景岳全书》,64卷,载方首,几乎涵盖多年前所有病症学科,其中阿胶类方剂有7则,涉及内、外、妇、儿各科,阿胶在明末已是通用药,对于各科疾病均有疗效。

《全书·妇人规》:论述九类妇科疾患,并指出妇科证多有情志病因,尤要注重四诊合参。《全书·小儿则》:更述儿科诸病并治,在总论中提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的生理特点。

《景岳全书》中对阿胶的运用有独到的见解。以阿胶为主药的处方达七处。在卷五十一“桔梗杏仁煎”一方,以阿胶为主药,主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

桔梗杏仁煎。《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明代张景岳所著。

组成:桔梗1钱,杏仁1钱,甘草1钱,阿胶2钱,金银花2钱,麦冬2钱,百合2钱,夏枯草2钱,连翘2钱,贝母3钱,枳壳1钱半,红藤3钱。

出处:《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主治:咳嗽吐脓,痰中带血,或胸膈隐痛,将成肺痈者。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远服。

加减:如火盛兼渴者,加天花粉2钱。

梁廉夫,字子材,清代城厢人。

著有《不知医必要》、《潜斋吟》、《见闻录》。《不知医必要》乃是参酌前人方书整理而成,有论有方,内容简要,以供不知医或初学医者参考运用。乃是近代著名的医学入门参考教材。

阿胶方剂在其中有2篇记载,阿胶方剂记载于医学入门教材中,说明到了清末,阿胶药用已是医学常识。

梁廉夫主张治病时明确病理,循序渐进,切不可流于表象。众症多非单一病因而至,又因人而异。

凡久病不愈,切不可徒用风药,宜大补气血。气血复足,方可用风药。气虚者首选人参,然虚不受补者为多,宜温补,阿胶为上选。如“玉竹汤”。

玉竹汤。《不知医必要》卷一。

名称:玉竹汤

组成:生*耆1钱5分阿胶1钱5分直僵蚕1钱5分菊花1钱5分黑芝麻1钱蒺藜1钱当归须1钱玉竹1钱5分,炙甘草7分。

出处:《不知医必要》卷一。

功效:柔润,熄肝风。

主治:历节风,久服辛热之药不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吴澄,字镒泉,号师朗,安徽歙县岭南人,清代康熙、乾隆间名医。专心医学,尤致力于虚劳一门。

撰有《不居集》,共上、下五十卷,记载阿胶方剂4篇,与作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相契合,历经千年的实际应用,在年前,《不居集》首次对于阿胶的滋补功效建立了完备具体的理论基础。

吴澄认为:“古方理脾健胃,多偏补胃中之阴,而不及脾中之阴”,“古人多以参芪术草培补中宫”而“虚损之人多为阴火所烁,津液不足,筋脉皮骨无所养,而精神亦渐羸弱,百症丛生矣。”

吴澄认为“嗽、热、痰、血”四者,乃虚损病中的四大证,故于此四证,论述特详。因此吴澄《不居集》中阿胶入药尤为对症,盖因阿胶虽为滋补之物,却非天生,乃阴阳调和之物,更合人体之需。

龙胶。《不居集》上集卷十四。清朝吴澄所著

名称:龙胶

组成:阿胶(炒)1两,蛤粉1两,辰砂少许。

出处:《不居集》上集卷十四。

主治:大人、小儿吐血。

用法用量:藕节捣汁,和蜜调下。

制备方法:上为末。

陈笏(hu)庵,清代名医,尤其擅长妇产科。

撰有产科著作《胎产秘书》,又名《胎产金针》,集前贤医理之精粹。此书在辨证论治方面颇有特色,刊于年。书中共载胎前34症,临床4症,产后47症,并记述难产救治调护各法。后附保婴要诀,记述初生儿的护理。

此书中阿胶相关方剂记有7则,在距今多年前的清代,阿胶已是产妇常备之物。

“症之至危而治之甚难者,莫如胎产。未产而保卫之,既产而调护之,此其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者也。”——《胎产秘书》原序

陈笏庵在产科医治中对于阿胶的运用多为调理、补益和产后气血的恢复,但也有部分方剂,针对产妇的异常症状,而且效果明显,得以长久流传、应用。如“寄生散”。

寄生散。《胎产秘书》卷上。

名称:寄生散

组成:寄生、川断、阿胶、黑人参、白术、川芎各等分。

出处:《胎产秘书》卷上。

主治:妊娠胎漏,经血妄行。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

附注:《梅氏验方新编》有香附。

程国彭(年-年),字钟龄,号恒阳子及天都普明子。清·康熙雍正年间人氏,新安歙县城邑人。

著有《医学心悟》,该书通俗易懂,多切实用,在近代中医药界,亦颇为知名。自清代以来,成为中医入门者的必读之书。

书中收录阿胶应用方剂5则,是清代以来阿胶应用的权威参考。

《医学心悟》中首次提出治病的“医门八法”:“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

程氏在《医学心悟.咳嗽》中分析咳嗽的病因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呜,劳欲情志、饮食炙博之火自内攻之则亦呜”。以“保和汤”(《医学心悟》卷三)治之。

名称:保和汤

组成:知母5分,贝母2钱,天冬3钱,麦冬1钱,苡仁5钱,北五味10粒,甘草8分,桔梗8分,马兜铃8分,百合8分,阿胶8分,薄荷2分。

出处:《医学心悟》卷三。

功效:清火降痰。

主治:肺痿久咳不已,时吐白沫如米粥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饴糖1匙,温服。

各家论述:肺经之津足,则痰火不生,而气冲和。若津不足,则痰凝火郁,痿咳交作,而气失其和矣。方用饴糖、甘草、阿胶,补胃以滋肺津;复加清火、祛痰、敛浮、解郁之品,凡以保护肺金,使不失其和而已。

景日昣(年-年),字冬旸(yang),号嵩崖,中岳嵩山登封人,清代*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医学家,乾隆老师。

雍正三年(年)致仕归里,从事著述。其著作颇多,医学方面以《嵩崖尊生》最为著名,对妇科疾病以及诊治最为独到,尤其注重阿胶在妇科疾病预防和妇女滋补方面的功效。

景日昣无论为官还是为学,皆成就斐然,致仕之后著述颇丰,尤其《嵩崖尊生》一书,卷四诊治部,从脏腑虚实的角度,结合时令、药性诸方面阐述用药法则和服药方法,极具借鉴意义。

景日昣非常善于利用原有方剂,加以改良,以增加治疗效果和治疗范围。如《嵩崖尊生》卷八所载“阿艾五苓散”,就是原有的五苓散加入阿胶等药材,具有了治疗内虚的功效。

阿艾五苓散。《嵩崖尊生》卷八。清·景冬阳撰于年

名称:阿艾五苓散

组成:五苓散加阿胶1钱,川芎1钱,炙草1钱,当归3钱,艾叶3钱,白芍4分,熟地4分。

出处:《嵩崖尊生》卷八。

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属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雷丰(年-年),字松存,号少逸、侣菊。福建浦城人,后随父辗转徙居浙江,先迁龙游,再迁衢州。清代著名温病学家。

其代表作《时病论》共八卷,多论述四时温病,其中关于阿胶治疗各种体虚之症的记录颇为详尽,晚清之时,阿胶应用的理论和实践已成完备体系,今时之用法,当时皆已形成并完备。

雷丰曰“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知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何时而变,诀何时而解,随时斟酌.”

《时病论》一书八卷,以论四时温病为主,并兼及疟痢泄泻诸证,每病之后附有个人验案,亦为温病学中重要而切于实用之著作。

四炭阿胶汤。《时病论》卷三,清·雷丰撰于年。

名称:四炭阿胶汤

组成:银花、生地、白芍、*芩(4者均炒为炭)、阿胶(炒珠)、山药(炒*)、陈皮、石莲。

出处:方出《时病论》卷三,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主治:阴虚之体患五色痢。

附注:《湿温时疫治疗法》本方用银花炭、条芩炭、白芍炭各一钱半,生地炭三钱,真阿胶一钱半,炒*淮药三钱,广陈皮、甜石莲各一钱半。

刘仕廉,生于年。字清臣,四川双流人,清代医家。

刘仕廉因自身患病,久治未愈,遂自习攻医。历十余载,终成名医。著有《医学集成》四卷,记载有阿胶方剂3则,涉及呼吸科、妇产科等,阿胶的温润属性得以充分运用,刘仕廉久病成医,所收集方剂大多经过自身使用,可信度极高。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清刘仕廉《医学集成》。

刘仕廉由自医而医人,医术精湛,所整理的方剂皆是实践检验所得。方剂中对于阿胶的运用主要运用阿胶的“润”的属性,如《医学集成》卷三之“润燥丸”,在治疗老年便秘方面广为运用。

润燥丸。《医学集成》卷三。清·刘仕廉纂辑。成书于年。

名称:润燥丸

组成:生地1两,熟地1两,当归1两,阿胶1两,麻仁5钱,杏仁5钱,枳壳3钱。

出处:《医学集成》卷三。

主治:老人便结。

用法用量:蜜丸服。

梅启照(年---年),字小岩或筱岩。今江西省南昌市人。中国近代洋务派著名人物,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列为清末同光十八名臣。

颇多科学著作,医学著作有《梅氏验方新编》。梅氏深谙中西医学,在书中收录阿胶方剂3篇,是从中西医不同角度论述阿胶的第一人。

梅启照平日留心医学,对鲍氏《验方新编》推崇至深。在鲍氏《验方新编》十六卷的基础上,新增八卷,合为二十四卷本的《验方新编》一书,于光绪四年(年)印行,称为《梅氏验方新编》。

梅启照作为晚晴洋务派代表人物,涉猎广泛,学贯中西,因此对于阿胶在方剂中的运用,更加集中于常见病症,追求实用,如“滑血饮”,为中医催生的代表方剂。

滑血饮。《梅氏验方新编》。清·梅启照辑。刊于年

名称:滑血饮

组成:归身6钱,川芎3钱,益母3钱,冬葵子1合,阿胶1两(炒),滑石3钱。

出处:《梅氏验方新编》。

功效:催生。

主治:胞浆已破而胎还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6钱,水煎服。连进2-3帖。一方,更加酥油1两。

沈金鳌(年-年),字芊绿,号汲门、再平、尊生老人。无锡人。清代医家。

撰有《沈氏尊生书》,为多书合集。《杂病源流犀烛》记有阿胶方剂10则,另有3则收录于其中的《妇科玉尺》六卷之中。沈金鳌平生涉猎繁杂,尤以医学最精,研究很是严谨,对众多阿胶方剂筛选再三,今之留存,皆为精品。

沈氏在内、妇、儿诸科。以及临床诊断方面,均有深刻的研究,他认为:“人之生至重,必知其重而有以尊之,庶不致草菅人命.”因而他对著述及临床均很严谨。颇有成就。

沈金鳌强调以脉象变化来辅助诊断妇女诸疾,谓“所言诸病,必按脉切证”。提出妇女“多先为气病,后及血病”的临证见解。阿胶作为补气益血上品,沈金鳌在胶艾丸等方中多有运用.

胶艾丸。《妇科玉尺》卷一。沈金鳌(~)

名称:胶艾丸

组成:香附、生地、枳壳、白芍、砂仁、艾叶、阿胶、山药。

出处:《妇科玉尺》卷一。

主治:妇人血虚有寒,经水后期而行。

制备方法:糊为丸。

汪昂(年-年),字仞庵,明末清初安徽休宁西门人氏。一代新安医学名家。

经过30年探索研究,编著有《医方集解》三卷,书中搜集切合实用方剂余首,分列21门,是一部非常有影响的方剂专著。

载有阿胶方剂4篇,皆为切合实用之方,清代以后被广泛引用。

汪昂诊病,注重临床。其一重脉证,二注药性。医学之要,莫先于切脉,脉候不真,则虚实莫辨,攻补妄施,鲜不夭人寿命者。其次则当明药性,如病在某经当用某药,或有因此经而旁达他经者。

汪昂在编纂著述中提到"阿胶滋阴养血,兼能补肺宁心。"在苍术地榆汤基础上创造出芍药地榆汤方剂,对于治疗泄痢脓血有奇效。

芍药地榆汤。《医方集解》引河间方。

名称:芍药地榆汤

组成:苍术地榆汤加芍药、阿胶、卷柏。

出处:《医方集解》引河间方。

主治:泄痢脓血,乃至脱肛。

吴本立(年-年),字道源,海虞(今江苏常熟)人。清代医学家。

吴广选前人有关治痢的验方、论述,参以临床验症,纂成《治痢汇参》10卷,刊于年得当时医林推重。为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本痢证专著。

另编有《女科切要》8卷,刊于清乾隆年间。该书简明实用,流传颇广,包括6篇阿胶方剂在内的一些治方至今仍为中医界女科症治所传用。

吴本立曰:“旧血既尽,新血复生,有以谷造化盈亏之数,则周身血脉,无不融液而和畅,何病之有。”

《女科切要》为妇科专注之翘楚,其中说到,气血乃女性之本,气虚、血虚,妇科疾病之源,在文中所附的方剂中,对于阿胶的运用很是广泛,《女科切要》卷二所载“益母汤”更是广为人知。

益母汤。《女科切要》卷二。清乾隆三十八年吴本立撰

名称:益母汤

组成:熟地1钱,陈皮1钱,香附1钱,阿胶1钱,益母草1钱,白术1钱,蒲*1钱,甘草1钱,*芩1钱。

出处:《女科切要》卷二。

功效:凉血补血。

主治:血崩。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吴瑭(年-年),字鞠通,号配珩。淮安府山阳县人士,清代著名的温病医学家。

著有《温病条辨》7卷,是治疗温热病较有系统的一部温病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今之温病学教材,取该书之说最多。另著有《吴鞠通医案》等著作,对叶桂的温病著作作了丰富和提高,使温病学更加完整和系统化。

书中记载之阿胶方剂8则,多为治疗温病之方,成书至今余年,阿胶治疗温病之法多参考此书,未尝闻有不妥者。

《温病条辨》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

吴瑭认为,肾水足则静,自能安其专翕之性;肾水亏则动而躁,因燥而躁也。辅之以阿胶相调,虽善安雷龙者,莫如专翕,无阿胶则过正。

名称:专翕大生膏

组成:人参2斤,茯苓2斤,龟板1斤,乌骨鸡1对,鳖甲1斤,牡蛎1斤,鲍鱼2斤,海参2斤,白芍2斤,五味子半斤,羊腰子8对,猪脊髓1斤,鸡子*20圆,阿胶2斤,莲子2斤,芡实2斤,熟地*3斤,白蜜1斤,枸杞子1斤。

出处:《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燥久伤及肝肾之阴,或干咳,或不咳,甚则痉厥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渐加至3钱,1日3次,约1日1两,期年为度。

制备方法:煎炼成膏,末下3胶,合蜜和匀,以方中有粉无汁之茯苓、白芍、莲子、芡实为细末,合膏为丸。

谢元庆(年-0年),字蕙庭。吴中(今江苏苏州)人。清代医家。

编有《良方集腋》二卷(年),续附一卷,该书简洁易懂,只收录常见之方,以方便穷乡僻壤自选方药之用。

书内记载有阿胶方剂2则,偏重调养功能多于治疗,更加适合养生预防。这也是阿胶作为保健常备药的第一次记录。

名言:“医为仁术,功与良相等。”——谢元庆

《良方集腋》是记录了谢元庆毕生行医经验和中医学术成果的综合性著作。其中不乏对阿胶的运用。“胶红饮”一方,以阿胶为主药,主治倒经,用方简单而有奇效。

胶红饮。《良方集腋》卷下。清·谢元庆编集。刊于年。

名称:胶红饮

组成:陈阿胶1两(米粉拌炒成珠),全当归1两,西红花8钱,冬瓜子5钱。

出处:《良方集腋》卷下。

主治:年迈妇人骤然血海大崩不止,亦名倒经。

用法用量:以天泉水煎服2次,然后去滓。

加减:身发热,即以六安茶叶3钱煎服。

临床应用:崩漏有少妇大崩不止,服大补剂不效,畅饮不下,昏晕几次,势在危笃,即此胶红饮减去红花一半,投之立效。

俞根初(年-年),名肇源,字根初,浙江绍兴陶里人。清代著名伤寒学家,“绍派伤寒”的创始人。

俞氏生于世医之家,对仲景学说研究尤深。注重临床实践,擅治外感热病,尔立之年即医名大振,病家敬之如神。蜚声医坛,誉满杏林,在乾嘉之间历四五十年而不衰。

其心得之篇名曰《重订通俗伤寒论》,收录阿胶方剂13篇,总结前人阿胶应用之法,以传后人,今之应用多承其法。

俞根初提出寒温一统新论,并在辩证上加以结合,提到“以六经钤百病,为决定要诀;以三焦赅疫证,为变通之捷诀”——《六经总决》。

据《通俗伤寒论》而成的《重订通俗伤寒论》,融合古今有关论著,结合作者临床经验阐述伤寒证治较详,其中的“阿胶*芩汤”以阿胶为主料,发挥阿胶润肺之功效,具有清润肺燥以坚肠的疗效。

名称:阿胶*芩汤

组成:陈阿胶3钱,青子芩3钱,甜杏仁2钱,生桑皮2钱,生白芍1钱,生甘草8分,鲜车前草5钱,甘蔗梢5钱。

出处:《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效:清润肺燥以坚肠。

主治:秋燥伤寒,暑从火化,肺燥肠热,上则喉痒干咳,咳甚则痰粘带血,血色鲜红,胸胁串痰;下则腹热如焚,大便水泻如注,肛门热痛,甚或腹痛泻泄,泻必艰涩难行,似痢非痢,肠中切痛,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舌苔干燥起刺,兼有裂纹。

用法用量:先用生糯米1两,开水泡取汁出,代水煎药。

张曜孙(年-3年),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江苏武进人,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清代*治人物、作家、医学理论家。

张曜孙父早亡,早年困苦,颇爱医学,总结、著述颇丰。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产孕集》、《胎产指南》等书。

《产孕集》记载有16则阿胶方剂,皆为妇产科所用,此书总结古今医家之记载,为近代以来阿胶用于妇产科的最全记载。

胎产一科,存亡系乎呼吸,利病关乎终身,于医道尤为切要,学医者尤不可不讲明而切究之也。——《胎产指南》[清]张曜孙

张曜孙非专业医者,然而其所编《产孕集》对于妊娠及临产前后一些病证的证治无出其右者,其中对于阿胶的应用极多,阿胶作为“妇科圣药”在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生熟地汤。《产孕集·补遗》。

名称:生熟地汤

组成:生地(酒炒)3钱,大熟地3钱,人参2钱,当归2钱,白芍2钱(炒),阿胶(蒲*炒)3钱,枣仁各3钱(炒),艾8分,川断1钱5分,桑寄生5钱(酒炒),棕榈皮1钱(炙),杜仲3钱(姜汁炒断丝)。

出处:《产孕集·补遗》。

主治:妊娠,因劳碌胎动血崩者。

用法用量:*酒1杯,和服。

赵濂,字竹泉,江苏京口(今镇江市)人。清·同治、光绪年间以医闻名于时。

撰有《医门补要》等书。赵濂临床经验丰富,对于方剂记载每一则均结合实践或严加考证,其书中所记载阿胶方剂3则,皆为屡试不爽之方。药用皆有法度,应用之广,无出阿胶之右者也。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话,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矣。——清赵濂

《医门补要自序》

赵氏在治法上敢于创新,对外科杂证的手术治疗、外治和民间效方都比较重视。《医门补要》卷中所刊补肺养阴汤充分引用阿胶润肺补气的特性,对于治疗鸡胸有奇效。

补肺养阴汤。《医门补要》卷中。清·赵濂撰于年。

名称:补肺养阴汤

组成:熟地、玉竹、百合、山药、贝母、阿胶、白芍、北沙参、沙苑子。

出处:《医门补要》卷中。

主治:鸡胸。

用法用量:梨肉为引。

加减:热甚,加麦冬,枇杷膏冲服。

傅山(年-年),字青竹,初名鼎臣,改字青主。汉族,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他虽以“余力”研究医学,仍成为“医学大师”,而决非一时一地的“名医”。

傅山在内、外、妇、儿各科均有很高的造诣,尤以妇科为最。其医著《青囊秘诀》、《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至今流传于世。《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传世之妇产科专著。

《傅青主女科》收录有阿胶方剂7则,皆为妇人气血虚亏滋补之用法,明清时期的阿胶应用较之前人更加具体,在著名医家著作中极获尊崇。

左面:“医者,性命攸关之业。善可泽被苍生,恶则草菅人命。是以方剂所设误求其验,药料所采求务其真,后堂所修务求其精,丸散所制务求其用。必若履薄冰而后得,万不可等闲视之。

右边:傅山自诩为老庄之徒,道家传人,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这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肠宁汤”以当归、人参、阿胶等入药,皆为补气补血之上品。

后边:肠宁汤。《傅青主女科》卷七。傅山撰,约成书于道光七年()

名称:肠宁汤

组成:当归1两(酒洗),熟地1两(9蒸),人参3钱,麦冬3钱(去心),阿胶3钱(蛤粉炒),山药3钱(炒),续断2钱,甘草1钱,肉桂2分(去粗,研)。

出处:《傅青主女科》卷七。

功效:补气补血。

主治:妇人产后亡血过多,血虚小腹疼痛,按之即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元御,名玉璐,字元御,别号玉楸子。清代医学家,尊经派代表,乾隆御医,被誉为*药师,著有《四圣心源》十卷,是一部包括中医基本理论和部分临床医学的综合性著作。其中所载11副阿胶方剂所对应的病症也颇为广泛,其时,阿胶应用已细分,然其功效范围也更加宽广。

*元御对人体的研究,是以宇宙的真理大道为基础,以太极模型、阴阳、三五之道的五行为运筹和协原理,把气候、地理、医术各学科统一成整体,把人体生命本源的研究和天地之源的研究联系起来。

*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枢轴运动(圆运动)之观点,并详加阐释,崇尚气化,首重中气(脾胃),兼及四维(心、肺、肝、肾)。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

桂枝地*阿胶汤。《四圣心源》卷十。清*元御撰于年。

名称:桂枝地*阿胶汤

组成:甘草2钱,地*3钱,阿胶3钱,当归3钱,桂枝3钱,芍药3钱,茯苓3钱,丹皮3钱。

出处:《四圣心源》卷十。

主治:妊娠血下腹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叶桂(年-年)清代医家,字天士,号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南阳先生。吴县(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叶桂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叶氏女科症治》等。

《叶氏女科症治》以记载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附有阿胶方剂14则,阿胶除了妇科症治广为运用,在温热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也更加系统化。叶桂是阿胶治疗温热病理论的奠基者。

左面:叶天士名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及“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乃温病学派中重要原则,是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辨证体系的依据。

右边:叶天士平生著述颇多,治病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经常自创方剂,在治疗女科病症时常以阿胶入药,如《叶氏女科》卷三所载“阿胶汤”仅以阿胶和赤小豆为药,治疗难产有奇效。

后边:阿胶汤。《叶氏女科》卷三。托名清·叶桂撰,年曾刊行

名称:阿胶汤

组成:阿胶2两(炒珠),赤小豆1钟。

出处:《叶氏女科》卷三。

主治:难产。

用法用量:水2碗,煮豆令熟,去豆入胶化服,每服半钟。不过3服即出。

阎纯玺。字诚斋。上谷(今河北宣化)人。清代医家。

阎氏博采方书,专攻妇产科,历三十余年,撰《胎产心法》三卷(年)。

书中收录阿胶方剂4则,均为胎产之用,阿胶功效虽广,然用于胎产治疗最佳,用之于此,是其滋补气血之功效最为值得称道之处。

诸家之中,唯医道为难;而医道之中,惟治胎产为更难也。——《胎产心法》序。

阎纯玺曰:“妇产之疾,皆为气血亏损所致,补齐气血,则疾患去之十之八九。”阿胶作为滋补佳品,在其方剂中广为运用,《胎产心法》中即有四处。

增损八物汤《胎产心法》卷上。清·阎纯玺撰。刊于年

名称:增损八物汤

组成:人参、白术(土炒)、归身(酒洗)、白芍、熟地、艾叶、条芩*柏、知母、阿胶(蒲*炒成珠,去蒲*不用)、甘草各等分。

出处:《胎产心法》卷上。

主治:妊娠漏胎,气血两虚,胎中有热,下元不固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食远服。兼服杜仲丸。

东阿百年堂阿胶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桂会琳女士说:在整个东阿百年堂阿胶文化苑的筹备工作中,我们一次次地被百年堂人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