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水来土掩联想到中医培土制水法 [复制链接]

1#

“水来土掩”,是指大水来了用土堵住。但要看多大的水,再者看你有动用多少土的能力。

小院里的水、小沟、小渠的水用土来掩确实没错。但洪水来时用土来掩确实费劲。

每看到滔滔洪水时,我就想二郎神哪里去了?假若真有二郎神的话立马担来两座山,看它洪水其奈我何。

所以说什么事也是相对的,在相对中生存也许就是一种中和、中庸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財富。

“水来土掩”,掩不住时就该因势利导以疏导水的去向。

自然界的水土是如此道理,人体的水土何尝不是如此呢?

从人体脏腑来讲:脾胃包括肠及整个消化道属土;肾膀胱脑及整个泌尿系统属水。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土克水”维持相对平衡,保证着脏腑功能的协调机制。

但在脾虚或肾虚的情况下,这种“土克水”是不是会出现一些变化呢?

“土克水”是表示不让人体内水气太旺,但这必须是在脾胃强健的基础上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但倘若遇到脾阳虚肾阳虚的时候呢?

脾阳虚是类似于土太少,肾阳虚时相似于水过旺,此种机理下的“土克水”能起多大作用呢?

脾阳虚脾气虚使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易产生痰饮、水湿、大便溏簿泄泻、脘腹胀满、水肿等证。这时候的“土克水”,就如院里、街里、小水渠的水,用“水来土掩”的办法,即“培土制水法”是有效用的,方选用“参苓白术散”、“防己茯苓汤”等方剂治疗。

肾为主水之官,人体水液的气化输布,主要由肾阳的蒸腾、推动来完成。若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及,则易出现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夜尿特多,以及痰饮、喘嗽等证。这种水势泛滥,如洪水滔滔,用“水来士掩”的“土克水”之“培土制水”法是无法解决目前之疾的,当用“温肾、化气、行水”的方法以治疗。代表方剂如“五苓散”、“济生肾气丸”等。这种治法即“因势利导”治疗洪水的方法。

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我们看问题既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从正反两面看问题,才能达到“中正庸和”之道,世事如此,中医治病亦如此。

网络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