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藏象学说,五脏说脾 [复制链接]

1#
刘*连出诊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脾位于中焦,在膈下偏左,在古医籍中记载,脾的形态如镰刀一般。脾与胃同居中焦,是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故被称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人身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腑之一。其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脾与胃的经脉相互属络,形成表里关系。脾居腹中,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

在临床上,消化系统的疾患,大多从脾胃论治,其他如水湿、痰饮、气不摄血等症,也因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而多从脾论治。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特性

1.脾主运化。运,《说文解字》解释为“移徙也”,即转运、输运之意,例如体内各种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化,即消化、变化、化生之意,主要指饮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等。脾主运化就是消化饮食水谷、变化成为精微物质并将其运输、布散到全身。运化水谷,输布精微,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它对于气血的生成起着主要的作用,故称脾是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是指脾具有将经过胃腐熟(即初步消化)的饮食物进一步消化和吸收,并将富有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转输至肺及其他内脏和全身各处的功能。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脾“为胃行其津液”,又在《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晄;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就具体地说明了脾的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功能,它实际上包括了消化、吸收和输送等方面的生理功能。故在某些原因影响了脾的消化、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时,即会引起腹胀、泄泻、营养障碍等病变。

脾主运化,还包括运化水湿,即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起着重要的作用,说明脾在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可以槪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水液摄人到体内后,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且向上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到周身的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的多余水液,及时地输送到如肺、肾、膀晄、皮毛等相应的器官,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水液的环流和排泄。如各种原因影响了脾的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时,即会因津液失运而酿湿、生痰,成饮,成肿,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虚生痰(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泄泻、脾虚水肿等症的发病原理,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由于脾主运化功能对整个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脾为后天之本,故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元时代著名“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更要注意饮食宜忌,避免饥饱失常,善于保护脾胃。在临床治疗用药时亦应兼顾脾胃,实施必要的忌口,提倡合理食疗食养,应避免过用寒凉、滋腻、攻下之药。

2.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统血,是指脾不但有生血的功能,而且还有统摄血液,使血液正常地循行于脉中而不外溢的功能。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功能强健,则人体的气血充盈,既能生血,也能摄血,使生成之血在脉管内运行,不致溢出脉外。脾统血与“气能摄血”生理上的意义基本相同。在病理上,由于脾失健运而致气血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导致出血者,称为“脾不统血”,从其出血的发生原理来说,也与“气不摄血”相同,但在习惯上,多把气虚所致的便血、尿血、皮下出血和心脾两虚所致的崩漏,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3.脾气主升。所谓“升”,即上升、向上输送之意。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不仅是消化食物,还包括吸收和输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脾的这种输布作用,以向上升腾为主,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说。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脾主升清。所谓“清”者,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而“升清”即指水谷精微物质的向上升发、布散。水谷入胃后,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化生的精微物质,要在脾的升清作用下,向上输送于肺,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布散到周身各处。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全身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营养物廣,功能活动才能保持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则会“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若清阳不升,清浊不分,浊阴下注,可发为遗精、带下、腹胀、腹泻;若久泄不愈,又常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等症。

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于上腹胃脘部,肾位于两侧腰部,子宫位于下腹部等。而脏腑之所以能固定在一定的部位,要依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要依靠脾主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韧带、肌肉松弛,失去对内脏的牵引作用,则可出现胃、肾、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滑泄等。现代实验方法也证明,人体内脏的下垂与脾虚的程度成正比。对人体内脏的下垂,或脱肛、滑泄等病变,常用补中益气汤,以补中益气,兼以升提,治疗效果良好。

4.脾主肌肉、四肢。脾主肌肉是指脾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要依赖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濡养。脾之所以能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是和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不开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以化生气血,并将其输送布散到全身各处的肌肉中去,以供应肌肉的营养,保持肌肉活动的充足能量,使肌肉发达丰满,壮实有力。因此,脾胃健运,全身的营养充沛,是肌肉壮实、四肢活动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则肌肉瘦削,四肢无力,甚则发生瘦弱不用等症,而此时的洽疗,也可根据“脾主肌肉”这一理论,从健脾益气入手,往往能改蕃身体虚弱状态,取得满意效果。

四肢,相对躯干而言,是人体之末,故称为“四末”,四肢的活动与肌肉的强弱也有密切的关系。四肢也需要脾气输送的水谷精微以营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所以,脾气健运,营养物质充足,则四肢肌肉丰满,活动轻劲而有力。若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职,四肢肌肉失养,则肌肉瘘软,四肢无力,甚则产生瘘证。

5.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开窍于口,反映了脾胃运化功能与食欲、口味等的关系。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运化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故《灵枢脉度》曰:“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反之,若脾胃有病,则容易反映出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黏的感觉。

另外,唇,《难经》曰“扉门”。《素问》曰:“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口唇的色泽反映了气血的盛衰,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唇为脾之外华所在。脾主肌肉,为气血化生之源,口唇亦由肌肉所组成。因此,口唇的色泽不但是全身气血盛衰的反映,又与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脾失健运,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若脾虚不运,气血不足,则唇淡白不泽,或者萎*。

6.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以五志分属五脏来说,脾之志表现为思的情志。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影响。若考虑问题,过度思虑或所思不遂,则可影响机体生理活动,主要是影响气机调畅,出现郁结不畅的情志,有“思则气结”之说。思为脾志,气机不畅,脾气郁结而不升,影响脾的运化升淸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初则不思饮食,脘腹胀闷,甚则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健忘等心脾两虚之证。思虽为脾之志,亦与心主神明有关,如《类经疾病类》:“思动于心则脾应”。

7.脾在液为涎。涎为口津,唾液中较清稀的称作涎,俗称“口水”,为腮腺所分泌,它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将咀嚼的食物润软便于吞咽消化的作用,在进食时分泌较多,有助于食品的吞咽和消化。在正常情况下,脾精上溢于口而化为涎。如果脾气运化功能正常,则水谷精微化生为津液与精气上注于口而为涎。而涎液不溢出口外又赖于脾气的固摄功能。若脾气虚弱,失于固摄,则往往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加,涎自口角流出等病态。故说脾在液为涎。临床上,对于小儿多涎症,多用健脾的方法进行治疗。

8.脾与长夏相互通应。按照中医五行学说,脾在五行属土,土为长夏之主气,故脾与长夏之气相互通应。长夏,是夏季的第3个月(农历六月),时值夏秋之交,此时气候多雨而潮湿。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从季节上来说,脾气的生理功能在长夏季节时最旺盛,从气候上来说,长夏的潮湿气候最易伤脾,困遏脾运化功能,可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或痰饮、水肿等病变;从治疗方面来说,脾对湿邪有特殊的易感性,脾虚易生湿,湿易困阻脾运,而使用健脾燥湿的方法治疗,可有效地解除病证。

(二)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1、脾与胃相为表里。脾位于腹中,与胃以膜相连。脾和胃在经络上互为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联系、依赖、协调、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消化功能;在病理上互相影响,互相传变,所以说脾与胃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在完成消化、吸收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胃的收纳和腐熟水谷,是为脾的运化做准备;脾的运化,“为胃行其津液”,是适应胃继续纳食的需要。两者必须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消化运动。胃纳不佳,能导致脾化生气血的原料不足;食欲虽好,但消化不良,能食而不能化,也是病态。《医方考》所说“胃主受纳,脾主消磨,故能纳而不能化者,责之脾虚”,就是这个意思。然而胃主受纳与脾主运化又有区别,所以在临床上认为: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主要在胃;消化不良,食后饱胀,大便稀薄,其病主要在脾。前者需开胃和胃,后者需健脾助运。

脾主升,胃主降,也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脾主升,就是说,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消化食物,还包括吸收和输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水液。脾的这种输布作用,主要是向上输送到心肺,所以有“脾主升”之说。如果脾气不升,即可产生中气下陷的病理变化,出现脘腹坠胀、腹泻、脱肛等症候。胃主降,实际上包括胃与肠,是指胃肠向下传送食物,进行逐步消化的功能,所以胃气以通降为顺。如果胃失通降而上逆,就会出现恶心、呕吐、暧气、呃逆以及大便不通等症候。清代叶天士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升胃降,又是相互为用的。脾升的是清气(即水谷精气),胃降的是浊气。清气不升可导致浊气不降,浊气不降也能影响清气的上升。因此,食欲不振、脘腹饱胀、恶心、暧气、消化不良、腹泻、舌苔厚腻等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其治疗须用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之法。

此外,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在治疗脾和胃的疾病时应有区别。湿邪易犯脾,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失健运,水谷不化,也容易生湿。脾为湿困,采用苦温燥湿法治疗,可达到健脾的目的,故有“脾喜燥恶湿”的说法。热邪容易犯胃,灼伤胃津,胃气上逆,频繁呕吐,胃津耗损,也会出现燥象,多用润燥养胃法治疗,故有“胃喜润而恶燥”的说法。

脾与胃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其中特别是脾主升、胃主降之间的对立统一,构成了脾胃的消化运动,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遭到破坏,是发生消化功能紊乱的主要原因,治疗脾胃的病变也就以调整脾升、胃降的失常为主要原则。

2、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统血,肝藏血脾与肝的关系,体现在脾胃的消化功能方面,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而在血液的生成、贮藏和运行方面,脾与肝有协同关系。

脾主运化,肝主疏泄。脾胃的正常消化功能,与肝气的正常疏泄有关。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所以脾气健运须要肝气的调畅来协助输布。而脾气健旺,运化功能正常,则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如果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就会影响消化功能,出现胁下、上腹闷痛,暧气纳呆,腹痛泄泻等。这种病理现象,临床称“肝气犯脾”“肝脾不和”。所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

脾统血,肝藏血。脾主运化,以生化血液;脾主统血,控制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不逸出于脉外。肝主藏血,贮藏血液并调节血流量。肝脾协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化生、贮藏与运行。若脾虚则运化失司,必然影响生血功能,则肝无血藏致肝血不足,出现眩晕眼花,目力减退,爪甲不荣,肢体麻木,耳鸣失眠,妇女月经不调,经少色淡或闭经等。若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则可出现各种失血、出血证。

3、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人类的生殖繁衍,须依赖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的生命活动,亦须依靠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与后天又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肾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以脾之运化功能必须有肾阳的推动、温煦、蒸化始能健运;肾主水,藏精,又必须赖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断的滋养补充,才能不断充足。若肾阳不足(又称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阳,则脾胃的消化功能就会减退,临床上则出现脾肾阳虚的病变,如腹部冷痛,腹胀,纳呆,形寒肢冷,浮肿,便溏、五更泄泻等症。当脾虚时则中阳不足,生化无权,致水谷精微难以化生人体之阴精,以致肾精不足,不能充养髓海,出现未老先衰,齿摇发白,腰膝酸软,不育不孕等。小儿则发育不良,生长迟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