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黄帝内经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 [复制链接]

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这段话到底该怎么理解呢

一般来说,读过内经的朋友都会明白这段话所表达的含义,意思就是,如果清气到了下焦,就会导致泄泻,如果浊气冲到了上焦,那就会导致肿胀之类的问题。

这个最后的结果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清气在下就会出现泄泻,而浊气在上却会导致肿胀呢?我们有必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那样才能做到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

其实,内经的这段原文,主要就是引用了清阳和浊阴这两个概念。因为按照原本的阴阳关系,机体的清阳之气应该主要凝聚在机体的上焦,或者说清阳之气的气机形式是向上运动的,而浊阴之气则主要凝聚在机体的下焦,且浊阴之气的气机形式主要是下降的。

如果清阳和浊阴都按照这种正常的状态循行,那么这个机体的状态也是正常的,这里面就包括了中焦脾胃的气机枢转,能够升清降浊的话,也就不会出现泄泻,更不会出现肿胀。

我们可以结合“泄泻”这个现象来理解,很多人认为,一个人拉肚子,拉出来的主要是阴浊秽气。

其实不然,腹泻、泄泻之类的那些看上去臭秽不堪的,其实都是属于清阳的精微物质,只有正常的大便才是属于阴浊无用的。

正因为清阳之气是升提向上的,如果它们因为某些原因沉降到了下焦,就会被下焦的阴浊之气缠结至而出现泄泻。

也可以说,机体的升清降浊是由太阴和阳明二经所主,其中太阴升清,阳明降浊。太阴经主运化,也就包括营养、水液代谢。

当水液进入体内之后,清的部分被太阴运化吸收,在上升至肺,由肺经散布三焦而到达全身;浊的部分则进入膀胱,排出体外。

如果太阴不能升清,意思就是水液不能被吸收,那就会蓄于肠道,最终也只能通过大便的形式批出去,这就形成了泄泻。

这段原文的意思其实就很好理解了,指的就是清阳之气本应该上升,浊阴之气本应该下降,如果清阳不能升,久陷于下就会出现飧泄,同时还会有清窍不利、耳目失聪、四肢倦怠等问题。

同理,如果浊阴之气不能降,停滞于中就会成为胀,出现腹胀呕吐、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问题。

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还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清阳,什么是浊阴呢?

所谓的清阳之气,包括饮食所化的精微物质,以及从肺呼吸而入的自然之气,这些清阳之气布满于头面七窍,因此主导了机体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发声等,这些都是清阳之气的表现。

而食物中的糟粕和废弃的重浊部分就是浊阴之气,其性沉降向下,最终的结果就是从前后二阴排出体外。

此外,清阳之气还包括走肌表腠理的卫气,也是从饮食精微所化而来,清轻的部分分布在肌表,而重浊的部分则内注于脏腑。此处的清阳主要指卫气,而浊阴则主要指津液精血。

总而言之,内经所说的清阳和浊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清者轻而善走,性向上而向外。浊者重而善守,性向下而向内,这就是清阳和浊阴的基本概念,您理解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