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久泻也会伤阴,这是什么道理喻嘉言语音文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也可以点击这里?到喜马拉雅收听

喜马拉雅-讲喻嘉言

医案原文链接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点这里查看→久泻也会伤阴,这是什么道理?

满腔热忱喻嘉言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喻嘉言看病的故事。今天讲什么?讲《议沈若兹乃郎肠澼危证并治验》。怎么回事?他把病例他给议论一番,议就是讨论的意思。

“沈若兹”,这人名叫沈若兹,“乃郎”就是他的孩子。“因痘后食物不节”,什么意思?出过水痘,过去的水痘是很多人都会得的病,出过水痘。出过水痘以后饮食不节。各位,出水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人正气不足,身体有问题。加上什么?饮食不节,“病泻”,所以开始泻肚子。

这孩子泻肚子、闹肚子,“泻久脾虚”,泻的闹的时间很长,脾虚,脾胃虚弱了,然后“病疟”,就得了虐疾。这虐疾大家知道是虐原虫感染的,发热,就是一阵冷一阵热,定时发作。

得了疟疾以后,“遂尔腹痛胀大”,肚子疼,开始肚子胀起来了,胀大。这一胀大,各位,这事大了,怎么回事?他疟疾可能应该很快好了,但是就腹痛,这肚子胀。腹泻多长时间了?“三年来服消导药无算”,就三年以来,吃那个,肚子大,医生就想里边有积滞,给他往外泻,再往外排一排,理气,排一排,“服消导药无算”,吃了无数。

“腹胀及泻利总不愈”,就肚子胀和泻肚子一直没好,各位,三年了,这确实病情很长了,三年了。“去岁迎医”,去年请了位大夫,这大夫就没给他用消导药,还不错,没用消导药。用什么?“服参苓白术稍效”,参苓白术散就是,稍微见点效。

当时觉得挺好,但是医生走了以后仍然跟以前一样,还是肚子胀,泻肚子。这请喻嘉言来看了,喻嘉言说的“病本腹胀”,病本来是腹胀,“更兼肠澼”,什么是肠澼?就这种特别严重的泻肚子。澼的意思是什么?是那种粘稠的那种液体那种东西。肠澼往外泻这种,粘稠,像痢疾那种泻的很严重的那种病,叫肠澼。

“肠澼者,大肠之气,空洞易走”,大肠之气空洞易走,里边走,“胃中传下”,胃里边传下来的东西,“总不停蓄,澼出无度”。也就说泻的特别多,简直是无数,那就特别多。“腥水不臭”,那个腥,泻下来的东西是腥的,并不臭。这种情况其实是比较严重的,“十中五死、五生之症也”,就十人里边,最后可能五个死、五个活的这种病症。

“今则病势转深”,现在这病越来越重了,这孩子病,“又加四逆”,什么意思?又加了四个症状,哪四个症状?是“暮热朝凉,一逆也;”就晚上这孩子有点发热,早晨身体凉下来,这是一个,不正常的一逆。“大渴引汤救急,二逆也;”特别渴,就想喝水,说这也是不对,二逆。第三个什么?“气喘不能仰睡”,就喘得很厉害,不能仰睡,仰睡就憋喘得更厉害。这是三逆。然后“多汗烦躁不宁”,出汗很多,很烦躁,不宁,“四逆也”。

这四逆,这四个不好的症候是什么?说明这孩子身体病得很重。没有病的人,喻嘉言这整个是论述,“无病人腹中之气,运转收摄,是以身体轻快”,什么意思?没病的人肚里气正常,所以运转收摄,给你运、转、往回收、收敛都正常。所以怎么样?“身体轻快,大便省约”,大便也正常。

现在怎么样?现“今为久泻”。因为泻时间长了气虚,“遂至气散不收”,肚子胀,肠子里边咕噜咕噜响,大便出来,他自己都不知道,就哗往外泻,“皆此故也”,这跟什么?跟气虚有关,他的气散不能收了。

在这种时候那气很虚的时候,你又服什么?“服行气利水之药”,那些消导的,利水行气之药,那这肯定加重他的病,他气越来越虚了。所以气越来越耗散,这是喻嘉言给分析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无病人身中营卫,两无偏胜”,就是阴阳、气和血,气和津液这些,他是不偏的,阴阳正常的,所以营气和卫气,营卫什么?营是在脉管里边的,卫是外边的气,两者是调和的,两并无偏。

所以阳盛,如果阳盛阳气多了就发热,“阴盛则恶寒”,阴气多了则恶寒。病疟疾的时候,“寒热交作”,那是“阴阳互战”,阴阳不协调。现在“泻久亡阴”,各位,这个很重要,这是他后来治病为什么他这么治,这话很重要,这么“泻久亡阴”。

就大家可能会好多人不理解哈,我们多数人,这地方我给讲要点。多数人说腹泻,说阳气不足,一般除了外感之外,比如说有邪气、湿热在里边,你吃坏的东西,那种腹泻我们清湿热。

一般慢性的腹泻很多人会认为这阳气不足,所以温阳、补脾等等,一般这么治疗。但是喻嘉言他思路跟大家讲,就是给我们补足了另外一方面的认知,我们一定要知道有这么一个格局,什么?就是泻久亡阴,哗哗的这么泻久了伤什么?各位也伤阴气。

因为你的津液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他有点什么体液就往外泻,就泻出去了。所以泻久亡阴这四个字大家一定要记住,是调理慢性腹泻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思路,叫泻久亡阴。

“整夜发热”,他这人整个晚上都发热,这孩子,“一线之阴,为阳所乘,求其相战,不可得矣!”这时候阴气完全不足了,阳气所乘,所以两者它不可能在一起在交战什么的,没有这种情况了。所以这时候怎么样?“内水亏竭”,因为他亡阴嘛,他体内的阴水枯竭,所以“燎原之火自焚”,里边虚火开始冒起来了,越来越厉害,“不得不引外水以济急”。

什么意思?所以这人口渴,总想喝水,你看这孩子就想喝水。这孩子前面讲了,说口渴,“大渴引汤救急”,总说我总想喝水。这时候特别糟糕是什么?他喝水其实他的水不能,他没有功能转化为体内的阴,体内的津液,大家明白这意思吧?

就是伤阴以后,你光喝水不行,你说阴虚的人使劲喝水,想喝水的渴,但实际喝水就滋阴吗?不是的,你喝的水并不能转化为阴这种东西,大家明白这意思吧?你喝的水并没有变成你身体里边儿能够利用的津液,天津的津,液体的液,津液,就是你体液,也就是什么?你喝的水变不成你的组织液,你的体内的液体,大家明白这意思是吧?

所以他喝的水,你又不能什么?“不足以制无形之火”,就是你喝的水不能变成你身体的阴,跟阳相什么?匹配。所以体内的虚火还是很厉害。这时候你喝的水怎么样?又“徒增胀泻”,不能转化为阴,结果他口渴还要使劲喝。

过去你想喝的是凉水,就徒增胀泻,肚子越来越胀,他喝的水没地方排,结果怎么样?哗哗就泻出来了,“重伤其阴气耳!”阴气越来越伤了。这时候医生不知道,他这到底是怎么个运转机理,所以“以香燥之药”,要温补,他这阳气不足才会这样,阳气不足怎么办?那用“香燥之药,助火劫阴”,帮助他的火,更伤他的阴。

所以用什么?官桂(肉桂)、肉豆蔻等等这些香燥之药,“用之误矣”,所以用错了。这男子的“气海在于脐下,乃元气之舍,性命之根也。久泻则真气亦散”,久泻久了以后,真气散了,“势必上干清道”,就上面影响清道,“而不下行”。

所以“鼻中鼾鼾有声,不能仰卧,是其征也”,这是元气亏了。那“夫此已散之气,必不能复归其处”。说这已经散的气,回不到他原来的地方,那怎么办?希望他别都散了就好了。所以这孩子“屡服木香、槟榔、苏子、腹皮、厚朴等降气之药,尤误之误也。”这是用药都用错了,这三年里边这孩子折腾坏了。

“至于汗出烦躁”,为什么汗出以后烦躁?“阴气虚尽”,这阴气阴已经被伤得很厉害了,因为他还出汗,更伤阴。“孤阳亦不能久留之兆也”,就有点什么?就有点欲脱,那正气欲脱的表现。

所以这孩子身体现在怎么样?就跟一年四季似的,“有温热无寒凉”,这有夏天没冬天,“有生长无收藏”,这身体能好得了嘛,所以这时候想去考虑治他病,这是难上加难。

他把这个医案这么给分析了一下,这家长沈若兹一看,呦有道理,怎么办?赶快托人,就请,能不能给我看一下。一定得给我用药,给孩子用药,一定救救孩子,所以托人来请用药。

这时候喻嘉言就给用药了,用什么?“清燥润肺为主”。用的是什么?“阿胶、地*、门冬等类同蜜熬膏三斤”。这里边大家看到,又用到阿胶了,阿胶干嘛?润肺的,然后生地、麦门冬,都滋阴的、生津液的。

所以喻嘉言这干嘛?是滋阴为主。熬好膏以后,这孩子你想,喝了三年的药,苦得不得了,特别难受,一喝这个,好家伙,这甜,跟蜜熬膏熬出来,地*也甜,麦门冬都没什么味,阿胶也没什么味。

这孩子一喝甜,就跟糖一样,就说这是糖。于是每天争着吃十余次,一会儿就爸爸我要喝,一会儿我要喝那个糖,我要喝那个糖,好家伙,一天争着喝十几次。“半月药尽”,半个月把这三斤膏都给吃没了,什么?“遂至大效”,这病就好了,“身凉气平”,身凉气平了,“不渴、不烦、不泻,诸症俱退”。

这时候喻嘉言又“另制理脾药”,就又做了一点理脾的药,用调理脾胃药,干嘛?做成药末给他喝,“善后”,后来“全愈”了,彻底好了。

这个病例想想有什么意义?是这样的,这病例其实我认为特别有意义,就是生活中有很多这种泄泻的患者,长期的泄泻。这种泻我们一般认为,现在很多人认为就是应该什么?温阳、补脾等等,我们用这样的方法。

但是一定要意识到什么?久泻伤阴是特别重要的这么一个思路。如果您只懂温阳,不懂滋阴的话,这病其实有可能这病机你只看了一半。有些是阳虚的,但是有很多是伤了阴的。

比如张仲景的*连阿胶鸡子*汤,人家就是治疗什么?脓血下利等等,就讲到了伤阴怎么办。喻嘉言这个病案,他特别的把这整个过程给你讲出来了,就是为什么久泻会伤阴?为什么久泻?我要滋阴,通过滋阴的方法去把泄泻给止住。

因为一般看肚子胀大,我们都会温阳,祛寒湿,把湿气祛掉。但是喻嘉言认为他伤阴了,伤阴以后你就更渴,更渴你就更想喝水,水进来又不能转化为你的阴。结果怎么样?在体内可能肚子又大,然后又增加了泻,所以这时候要怎么样?滋阴,把阴气补上了,慢慢慢慢身体才能这么进入正常的循环。

所以你看看这里边没用补气的,他说虽然说气虚但没用补气的,他直接用阿胶、地*、麦门冬这样的药熬蜜膏熬给孩子吃。等基本上虚热清掉了、阴液补足了,他才开了什么?补脾的方子来做成粉末,然后后来干嘛?善后。

所以这个医案其实提醒了我们,就是久泻,对于这种长期的泄泻,我们该怎么调理?我们的思路应该从哪方面去想?非常重要,非常重要这么一个思路。应该说在张仲景时代,对这种情况就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后世医家不断地琢磨,不断地去补充,所以现在这种情况我们基本上大家会想得比较全面了,是不是?

今天这病例就讲到这儿,这是个很简单的病例。里边的道理我觉得大家要知道,因为很多人真的常年的泄泻,导致肚子胀大,身体很虚弱,其实可能未必能够想到这一层,我们可能只是补脾,温阳,因为肚子那么大应该是阴气过盛,实际这时候反而要滋阴,大家一定要清楚。

好不好?今天的医案讲到这儿,非常感谢大家收听。下次接着来讲喻嘉言看病的故事,各位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下次再见。

上期回顾

体内水湿重,奥秘在调肺

喻嘉言语音文字复习(←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文字◎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