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内歌诀胁痛,疟疾 [复制链接]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一代宗师》

温故而知新

今日文章复盘:

中内歌诀:*疸

中内歌诀:痢疾+复盘

中内歌诀:腹痛,泄泻

中内歌诀:眩晕,痴呆

胁痛

辩证

歌诀

胁郁柴逍瘀复血,络贯少小湿热龙。

注:

胁郁柴逍:肝气郁滞-柴胡疏肝散下

瘀复血: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

络贯:肝络失养-一贯煎

少小:邪郁少阳-小柴胡汤

湿热龙: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

定义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症病机

肝络失和

肝气郁滞,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气滞、血瘀、湿热

初病在气,久病气滞血瘀,日久伤阴,成虚证或虚实夹杂。

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相关

转归——沿革

1.胁痛最早见于《内经》,明确提出本病与肝胆有关

2.《景岳全书》分其为外感与内伤

治疗

原则

疏肝和络止痛

辩证

要点

1.辨在气在血(胁痛辨证,当以气血为主)

胀痛:痛无定处多属气郁,且疼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症状轻重与情绪变化有关

刺痛:多属血瘀,且痛处固定不移,疼痛持续不已,局部拒按,入夜尤甚

2.辨属虚属实

实证: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多病程短,来势急,症见疼痛较重而拒按,脉实有力。

虚证:多为阴血不足、脉络失养,症见其痛隐隐,绵绵不体,且病程长,来势缓,并伴见全身阴血亏耗之证。

实证肝气郁滞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情志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瘀血阻络胁肋刺痛+瘀血象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膈下逐瘀汤邪郁少阳胸胁苦满疼痛+往来寒热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大柴胡汤(绞痛难忍+往来寒热)

注:主诉是胁肋痛,次有往来寒热就可判断是柴胡剂,再看疼痛程度。

肝胆湿热胁肋胀痛或者灼热疼痛+外感+湿热身目发*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虚证肝络失养胁肋隐痛+阴虚养阴柔肝一贯煎——

疟疾

辩证

歌诀

疟疾正温寒劳瘴,正柴截七温白桂,

寒柴桂七何人劳,瘴冷不换热清瘴

定义疟疾是一种以寒战、壮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为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本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病机

感邪之后,邪伏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邪正相争,则疟病发作;疟邪伏藏,则发作休止。休作时间长短,与疟邪伏藏深浅有一定关系

总属少阳,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

转归——沿革——治疗原则

祛邪截疟

温疟兼清,寒疟兼温,瘴疟宜解毒除瘴,劳疟则以扶正为主,佐以截疟。如属疟母,又当祛瘀化痰软坚

辩证要点疟疾的证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久暂,区分正疟、温疟、寒疟、瘴疟、劳疟的不同正疟寒战,壮热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截疟七宝饮——温疟热多寒少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寒疟寒多热少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截疟七宝饮——瘴疟热瘴热甚寒微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冷瘴寒甚热微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劳疟虚+劳累发病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疟母久疟不愈,左胁下形成痞块软坚散结,祛瘀化痰鳖甲煎丸——

两横一竖就是干,你若不服题中战

1.(A44)下列不属于胁痛的常见证型的是/p>

A.肝胆湿热证B.肝络失养证

C.瘀血阻络证D.痰湿内阻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痰湿内阻证

本题考查胁痛的病机。背下辨证歌诀"胁郁柴逍瘀膈下,络贯少小湿热龙。"他没有有痰呀,所以选D痰湿内阻。

2.(X)胁痛的治疗方法有/p>

A.温经散寒B.祛瘀通络

C.清热利湿D.养阴柔肝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B.祛瘀通络

C.清热利湿

D.养阴柔肝

胁痛辩证歌诀中有寒。胁痛病理因素中有气滞、血瘀、湿热,外加一个阴虚,也没有寒,所以就用不到温经散寒。

3.(a62)患者胁肋胀痛拒按,纳呆恶心,厌食油腻,口苦口干,舌若*腻,脉弦滑。治宜选用

A.茵陈蒿汤B.柴胡疏肝散

C.龙胆泻肝汤D.丹栀逍遥散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

第一眼看到胀痛可能会考虑到A柴胡疏肝散,但是(but在英语中同样重要,多出答案)后边"+口干口苦+舌苔*腻"=湿热呀。歌诀"湿热龙"——龙胆泻肝汤。

如果是柴胡疏肝散:胀痛+走窜痛+情志+嗳气类吧—=肝郁气滞

4.(A71)患者2周来,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胸闷神疲倦怠,舌苔白腻,脉弦。适宜选用

A.柴胡桂枝干姜汤B.柴胡截疟饮

C.何人饮D.清瘴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a

"往来寒热,三日一发,热少寒多"这是啥病呀?疟疾呀!看看关键词"热少寒多"——"寒疟"。歌诀是啥?"寒柴桂七何人劳"——柴胡桂枝干姜汤+截疟七宝饮。选啥?A呀!

5.(A)疟疾症见寒多热少,休作有时,其治法是/p>

A.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B.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C.截疟除湿,化痰和胃

D.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d

上一题一样,寒多热少=寒疟。有寒你得祛寒温阳呀。带有"温"的就只有D。

其实这类题不仔细,或者一着急更容易做错,所以要注意哦~

6.(A67)疟疾日久,遇劳易发,面色萎*,倦息乏カ,短气懒言,舌淡脉弱。其诊断是/p>

A.瘴疟B.寒疟

C.劳疟D.正疟

(点击空白处查看内容)

c

题目中给出疾病的病名了——"疟疾",那是什么证型?"遇劳易发"="劳疟"。

再次确认"面色萎*,倦息乏カ,短气懒言,舌淡脉弱"=虚呀="劳疟"


  辑丨山 药


  对丨一样岁月都无穷-瑶-

lq半季离殇


  审丨malin

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