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姜,真的能治愈百病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m.39.net/pf/a_4440899.html

ZingiberofficinaleRosc

-疆御百邪-

在中国,从很古老的年代起,姜就被人们用于烹调饮食了。三千年前,曾担任过商代宰相的伊尹,据说原先是商汤王的厨师,他常在烹饪食物时,加进姜、桂之类芳香植物,以增其美味。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夫子对姜有着特别的爱好,几乎每天都要吃一点姜。《论语·乡*》篇内,就有孔夫子“不撤姜食,不多食”的记载。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既给自己的书室取名“姜斋”,还给自己取号“姜斋”,或许是他对姜特别爱好的缘故。其实,姜并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还是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姜的繁体字为“薑”,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姜是“御湿菜也”。王安石的《字说》认为: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薑。“疆御百邪”的“疆”字,略去左边偏旁,顶端加上草头偏旁就成为繁体“薑”字了。从这个意义看,姜的得名,似乎主要还是根据其医疗保健功效而来。姜,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人民以姜作药用,历史久远,经过长期的医疗之践,认识到姜对人体具有发表、散寒、去湿、化痰、湿中的功效,是治疗风寒、感冒、呕吐、喘咳、腹胀、泄泻等病症的良药,并且还能解除半夏等药物之副作用以及不洁的鱼蟹食物之毒。姜的临床医疗价值,历代文献均有不少记述。东汉中药名著《神农本草经》里,载明姜的“温中止血、出汗、逐风”等功用,能治疗胸闷咳逆、湿痹、受冷腹痛、腹痛等疾病。久服去臭气。晋代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肘后救卒方》说,内服姜汤,可医治霍乱腹胀而欲吐却吐不出、欲泻又泻不下的患者,盛赞姜为“呕家圣药”。明代医学家李梃在《医学入门》中强调:“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血逐瘀也。中国民间历来有采用炒姜末加红糖煮汤,让产妇饮服以调理产后身体的做法,此为其主要用意之一。由于姜在医疗上具有多方面功效,中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用姜防治疾病的经验也极为丰富。明代大旅行家徐徐霞客(-)在一次旅诗途中因感受风寒致病,结果自用姜汤治愈。此事普被记于他的《游记》之中,“初四日······是晚予病寒未痊······初五日早,令顾仆炊姜汤一大碗,重被袭衣覆之,汗大注,久之乃起,觉开爽矣。”鲁迅在写作生涯中,曾多次采用姜汁医治自己的胃痛、腹痛获效,在其《日记》中可见者有:年11月10日,“饮姜汁以治胃痛,竟小愈”,同月23日,“下午腹痛,造姜汁服之”。姜汤,图片来源于网络用姜治病,内服与外敷,常有殊途同归之妙。对于因饮食失调而引起的腹痛难忍者,《肘后救卒方》介绍在内服姜汤的同时,把姜捣成糊状外敷于腹部疼痛处,能提高治疗效果,该书还首载“隔姜灸”方法:施行艾灸前,在穴位上放置一分厚的生姜片,然后隔着姜片施行艾灸,将能同时获得艾疗与姜治的功效,对医治虚寒病证尤为合适。此外,用姜片外敷“太阳穴”,能缓解头痛、偏头痛;姜片敷“内关穴”,能预防晕车、晕船。姜除了可单独作药用,还能同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所组应的方剂,不胜枚举。被尊称为“医圣”的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擅用生姜同其他药物配成许多方剂,其中如著名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用于治疗产妇身体虚弱,腹中绵绵作痛,效果颇好。当归生姜羊肉汤,图片来源于网络正因姜在人类的饮食和医疗上的众多功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说:“(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称赞它:“驱邪避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药,其利博矣。”据近、现代科学家实验报道,生姜富含姜辣素和挥发性姜油,还有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淀粉、树脂状物质以及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对人体有活跃血液循环、降低血小板凝聚、加速新陈代谢、促进消化排泄、延缓细胞衰老、抗菌、抗原虫、抗肿瘤、解毒以及缓解肌肉酸痛等许多方面的功用。可见,中国古人称姜能“疆御百邪”,是很有科学道理的。来源:《民以食为天》作者:傅维康编辑:佩兰

傅维康

教授、主任医师、著名医史学家

年生于长汀,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医院医师、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医史博物馆馆长兼医学史教研室主任等。著有《中国针灸史话》《中国医药历史漫话》《医药文化随笔》。前二书由外文出版社译为英、法、日、越、印尼、西班牙文出版。主编出版有《中国医学史》、《针灸推拿史》、《中药学史》等。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价为“二十世纪将中国医学史介绍到世界的突出贡献者”。

输12

往期精彩

-驻颜-

画眉

宫廷秘方

胭脂水粉

白芷驻颜

中医美容常用方法

现存《永乐大典》美容医方

从经典本草看时尚美容-病痛-

脱发

失眠

便秘

脾胃

湿疹

急症

记忆衰退

女性冬病

针治难产

针治颈椎

针治哮喘

针治失眠

战场针灸

春节综合征

须发早白

小儿感冒

口中甜味要当心

“人面桃花”可能是光敏皮炎

你的父母膝盖会冷痛吗-科普-

中药麻醉

香道文化

面部光谱

被忽略的中医急救

原来音乐能治病

比较心与heart

睡觉是最好的养生

唐宋牙刷什么样

中医细说丹田

影视剧的中医误区

古代怎么处理垃圾

太极拳的养生原理

针刺消毒史

何以“膏肓”一误再误

古代医药怎么打广告-文化-

金瓶梅

红楼梦

*帝内经

伤寒直指

闲情偶寄

山海经

周易

稳婆

上古

巫医

西夏

郑和

面相

废存

外交

海派中医

古代解剖

古代女医

元代饮食

惧虚与滥补

驱吓民俗

神农尝百草

道家道藏与中医

广州医药老字号

衣衾飘香的古代中国

本草纲目中的染色草木

什么是祝由-品诗-

登高

芣苢

江南

苏幕遮

粉蝶儿

蝶恋花

秋词二首

问刘十九

终南望余雪

观书有感二首

点“在看”,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