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藿香正气水有人说它是毒药,你还在用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骗人吗 https://m-mip.39.net/nk/mip_5154125.html

今天是年第一天,愿大家更健康,更科学用药。

很多朋友都会有自己的的家庭小药箱,常备药物主要是一些非处方药物,比如复方感冒药、解热镇痛药、镇咳祛痰药、胃肠解痉药、外用药、抗过敏药等等,其中还会有一个比较出名的:

藿香正气水

坊间传闻,藿香正气水真乃神药,万能药,能搞定诸多问题,比如拉肚子、感冒、中暑、蚊虫叮咬.....甚至有人说它可以治疗早泄。

我们来看看早些年“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吧:

藿香正气水说明书

本品含生半夏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干姜汁、药用乙醇。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吐医院就诊。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9.对本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作为一款中成药,老药,藿香正气水以前既是处方药,也是非处方药,双跨类别药物。大家用的也比较多,很多人都会反映该药确实好用,能解决很多小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该药卖得火,厂家也赚得盆满钵满,据新闻报道,动不动销售额就是几十亿,怪吓人的。

但近几年来,开始有人吊打藿香正气水了。

一、有毒成分太多

说藿香正气水并没有传说中这么神乎其技,而且这个药的那么多成分很多都是有毒的,首推是生半夏。生半夏致肝肾功能损害很严重。还有很多人列举了每种成分可能的毒性,让人看起来不寒而栗、触目惊心。

但其实,如果藿香正气水这个药真的如此毒恶,它是不可能存在这么久的。抛开剂量、疗程来谈毒性,不是耍流氓是什么?所有药物都是有毒的,但只要在合适的剂量疗程内安全,它就是合规的,不是么?而且,我们应该用中医的眼光来看待中医药、中成药。而不是习惯性用现代医学这套理论来硬套?不是么?最后,更关键的是,我们列举了藿香正气水这么多可能的毒性,在临床上大家有没有遇到过?有没有统计过?这可不能妄加猜测啊,有就是有,没就是没。要严谨。有人就给出了数据:

查阅万方数据库(很多人可能不屑于看这里的中文文献,好吧,除非你有更好的文献),发现藿香正气水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几点: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敏性休克、酒精相关的双硫仑反应。绝少看到(我没查询到)有导致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

藿香正气水导致过敏性休克的案例也是绝少,但有,请看:

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为它导致了一两次甚至数次过敏性休克就不用这个药了吧,抗生素导致多少过敏性休克啊?我们依然在用。只不过我们会更加谨慎。

二、酒精惹祸多

而且作为一款含有酒精(40%-50%)的药物,除了不得开车、开飞机以外,当跟头孢菌素等抗生素一起用时会导致“双硫仑反应”,即便是临床医生,如果不经常看书,也未必懂得双硫仑反应是啥。更别说普通朋友了。

简单地说,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即便你千杯不倒,吃了双硫仑后再来喝酒,也会变得沾酒就倒,浑身不顺服,包括头痛、恶心等等,从而达到戒酒的目的。部分抗生素遇到酒精时,就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就这个意思。

由于藿香正气水含有较多酒精,所以当患者同时吃了这些抗生素时,就可能出现明显症状(双硫仑反应症状)。为什么你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不提这点?严重时候这可能是会致命的啊?大家批评藿香正气水这点,批评的对!终于,年年初,我们等来了国家药监局的通告,要求修改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这是各位同道努力监督的效果:

新的藿香正气水说明书,不再说不良反应不明确、禁忌症不明确了,这句话真的很让人讨厌,事实上,很多中成药说明书都有这句话,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真的不详,而是根本就没心思去调查,或者有了数据也不愿意公开,万一不良反应突出,这个药就玩完了,这是厂家不愿意看到的。

新的说明书更改为:

1.本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皮疹、瘙痒、头晕、潮红、心悸等。

2.本品含乙醇(酒精),有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乙醇(酒精)与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甲硝唑、替硝唑、酮康唑、呋喃唑酮等药联合使用,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主要表现为颜面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血压下降、胸闷、胸痛、气短、呼吸困难、休克等);有过量服用本品出现抽搐的病例。

三、治疗中暑,扯蛋

另外,还有同行指出:藿香正气水作为治疗中暑的药,真的是很扯蛋!

的确,如果明确是中暑或者预防中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年》告诉我们要这样做:

1、迅速转移至阴凉地方

2、喝水,想尽一切办法降温(凉水擦拭身体,花洒喷,浸泡浴缸,吹风扇,冰敷,空调),补充电解质等。

3、不要喝含有乙醇的液体,以免更加缺水。

而藿香正气水含有那么多酒精,理论上不应该用来治疗中暑、解暑。而应该按照上述方法来处理。但是否可以同时进行上述处理,和服用藿香正气水呢?藿香正气水或许不行,那藿香正气丸呢?丸和水有啥区别?丸剂就不含有酒精了,能不能用于解暑?你说不能,为什么?给出证据!如果你给不出证据,那么有人说能用藿香正气丸治疗或预防中暑,谁?谁?谁说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公众高温中暑预防与紧急处理指南》告诉我们:

预防中暑,可以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比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用藿香正气丸和把患者马上转移到阴凉处、喝水、吹风扇等等应该是不矛盾的、不是对立的。但藿香正气水我们还是不要用了吧,因为含有酒精。

所以,我也认同不要靠藿香正气水来解暑,更加不要依靠反复大量喝藿香正气水来治疗中暑。

以上三点,是大家批评最多的

从年起,藿香正气水已经完全是非处方药了,也就是说大家可以随意在药店买得到,不需要通过医生。国家药监局给它定性为非处方药,说明国家是认可它的,它的毒性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即便每一个成分都可能有毒性,但那也是大量使用过量使用才可能导致的,任何药物都不应该大量过量使用,这是常识。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淘汰这个药,我自己作为临床医生,我就支持藿香正气水的使用,这就是祖国的瑰宝,这就是中医药的瑰宝,虽然尚无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它好(但也没有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它不好),但在生活中,身边中,藿香正气水真的会有想不到的作用,包括治疗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时,我自己及家人就受益匪浅。自然,不是所有的恶心呕吐都适合用它,要看说明书使用。

藿香正气水是一个药物,它存在不足之处,它有它的优点,否则也不会长久不衰。我指的长久不衰,不止这几十年的商业运作,我指的是这多年的历史。

有些人很敏感,包括我自己,看到藿香正气水一年卖了几十个亿,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黑心商家、炒作、运作、不良经营等等等,这药哪有这么好,都是广告吹的,都是厂家造的势.....这样的想法比比皆是。

而此时此刻,我选择相信自己身边所见事实,相信国家药监局的通告(CFDA被收买了,兄弟)。

否则,还能信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